作者:李晨,于佳梁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5/11/18 16:46:09
选择字号:
过度放牧和干旱气候会造成更大的土壤养分流失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草地土壤健康培育与功能提升团队在放牧对土壤生态系统养分循环的影响方面取得研究进展。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农业、生态系统与环境》(Agriculture, Ecosystems and Environment)上。

草原放牧。中国农科院供图

氮、磷元素是草地生态系统的重要限制因子之一,对放牧高度敏感,因此理解土壤氮、磷留存对放牧的响应模式对于维持草地生态系统功能至关重要。

研究人员量化分析了不同管理措施(放牧强度和时长)以及环境因素(温度、降水和生态系统氮含量)下放牧对土壤氮、磷留存的影响,发现全球范围内放牧(尤其是中度至重度放牧)降低了土壤氮、磷留存。

此外,长期放牧(> 4/5 年)、温暖(年平均气温≥5°C)条件下,放牧造成更大的土壤养分流失,这表明气候和管理因素在调节氮素流失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同时,土壤氮、磷留存对放牧的响应随降水呈现不同趋势,干旱气候造成更大的氮流失,而湿润气候则造成更大的磷流失。

地下生物量的变化是影响放牧草地氮、磷留存的主要驱动因素,提高放牧草地地下生物量可以有效提高土壤养分有效性,从而促进草地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研究对放牧影响草原土壤养分提供了全球性的见解,有助于可持续的放牧管理模式优化。

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张桐瑞、副研究员唐士明和研究员金轲为论文通讯作者。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和内蒙古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的支持。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016/j.agee.2025.109516

https://doi.org/10.1016/j.agee.2025.109893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超加工食品正将年轻人推向前驱糖尿病 地下“社交网络”帮作物“传递情报”
乙烯可正向调控棉花耐冷性 九寨沟震后八年生态恢复成效显著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