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2025年人工智能与可持续发展学术会议(ICAISD 2025)在上海大学召开。近80位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围绕人工智能与可持续发展领域的前沿研究、技术突破与产业应用展开深入交流,共同探讨人工智能与可持续发展应用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与未来发展方向。
参会人员合影。主办方供图,下同
上海大学悉尼工商学院党委书记吕康娟在开幕辞时指出,人工智能与可持续发展的深度融合正在重塑产业发展模式和创新生态。作为一所以“国际知名、国内一流”为愿景的国际化商学院,悉尼工商学院一贯努力将“数字创新”与“可持续发展”,贯穿于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之中,积极推进“工商管理+人工智能”“信息管理+微电子”“城市管理与环境+大数据”等交叉融合,为跨学科、跨领域的学术交流与产业合作搭建了平台。
主旨报告环节,上海交通大学教授杨杰、孙仕亮,吕康娟、上海能源建设集团总经理周力分别作报告。报告内容涵盖人工智能安全、数字技术驱动企业可持续发展、大模型推理及智能城市燃气安全等前沿方向。与会专家结合社会热点议题,分享了最新的研究成果与实践经验,展示了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最新进展,从理论基础到实践应用全方位展现了人工智能技术在推动可持续发展中的创新价值。
报告现场。
本次会议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吸引了来自十余所高校、企业及科研院所的27位特邀嘉宾,以及来自30余所高校的作者代表参会。会议议题不仅深入探讨了理论前沿,更着重强调了创新成果在实际开发中的应用价值,内容紧密契合行业发展需求。经过严格评审,14篇优秀论文作者进行了口头报告。
记者获悉,本次会议由上海大学主办,上海大学悉尼工商学院、上海城建(集团)建筑产业化研究中心和江苏丰浩数字科技有限公司智能建造研究中心共同承办。会议得到上海城建智慧城市运营管理有限公司、上海城建数字产业集团有限公司、上海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市土木工程学会、上海市计算机学会人工智能分会和AEIC学术交流中心的大力支持。
本次会议将人工智能这一“赋能引擎”与可持续发展这一“终极目标”深度融合,共同探讨相关领域的未来发展和技术路线,不仅为相关领域的学术交流与合作搭建了高质量的交流平台,更有力推动了人工智能与可持续发展等学科的深度交叉融合与协同进步。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人工智能技术与可持续发展的深度融合将成为未来科技创新的重要方向。ICAISD系列会议将继续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促进学术界与产业界的深度对话,推动技术创新与产业应用协同发展。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