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敏,沈劲松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5/11/17 14:28:41
选择字号:
快4.5亿倍!
超导量子计算机“天衍-287”已完成搭建

 

11月14日,记者从中国电信量子研究院获悉,搭载“祖冲之三号”同款芯片的超导量子计算机“天衍-287”已完成搭建。该量子计算系统具备“量子计算优越性”能力,处理特定问题的速度比目前最快的超级计算机快4.5亿倍,未来将接入“天衍”量子计算云平台并首次面向全球开放应用服务,这也将是我国首个具备“量子计算优越性”的量子计算云平台。这标志着我国在推动量子计算实用化道路上迈出重要一步。

2025年3月,期刊《物理评论快报》以封面论文的形式刊发了我国超导量子计算原型机“祖冲之三号”最新成果,这是我国继“祖冲之二号”之后再一次打破超导体系“量子计算优越性”纪录。

此次即将上线的超导量子计算机“天衍-287”使用“祖冲之三号”同款系列芯片,拥有105个数据比特和182个耦合比特,与“祖冲之三号”同根同源,具备量子计算优越性,由中电信量子信息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电信量子集团)与科大国盾量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团队搭建和调测完成。

据悉,此次搭建过程体现出全国产、AI赋能、超量融合三个方面技术突破。首先,搭建过程使用了全国产的超导量子计算机硬件设备和元器件,大容量稀释制冷机、测控电子学、低温元器件等关键部件全部由国内厂商研发生产,中国电信牵头国内生态厂商构建了全国产化的超导量子计算供应链体系;其次,团队自主研发了AI赋能的超导芯片参数自动校准系统,在人工智能技术赋能下,成功实现量子计算系统的高效、高精度自动校准与维护;最后,通过将这台超导量子计算机与天翼云超算集中部署,基于硬件直连达成高带宽的量超融合,实现量子计算和超算的低延时交互,助力算力资源的协同调度,构建“硬件—软件—云平台—生态”的全国产化量子计算全栈式工具体系。

量子计算云平台不仅为量子计算的未来应用提供了关键基础设施,更是构建完整量子产业生态的战略支点。通过云端服务模式,量子计算云平台有效降低技术应用门槛,加速量子计算从实验室研究向实际场景落地的进程,是量子计算走向应用的重要一步。

2023年11月,中电信量子集团正式发布“天衍”量子计算云平台,实现天翼云超算能力和176量子比特超导量子计算能力的融合。

中电信量子集团量子计算高级研究员、测控团队负责人张鑫方介绍,此次搭建过程中,团队通过硬件接口抽象适配,“天衍”云平台及Cqlib量子编程框架实现对该系统的资源管理与任务调度,全面释放其开放云服务的能力。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地下“社交网络”帮作物“传递情报” 乙烯可正向调控棉花耐冷性
九寨沟震后八年生态恢复成效显著 arXiv将不再接受计算机科学综述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