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陈彬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5/11/16 15:22:31
选择字号:
第四届智能技术与语言学习国际研讨会落幕

 

日前,第四届智能技术与语言学习国际研讨会(AITELL 2025)在上海外国语大学举行。本次大会由上海外国语大学和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主办,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和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智能教育技术专业委员会承办,华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协办。大会汇聚了来自海内外高校、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一线教师及青年学子,围绕人工智能与语言教育深度融合的前沿议题展开深度对话。

上海外国语大学校长李岩松在致辞中表示,在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和“人工智能+”行动深入推进的背景下,教育正迈入全面加速转型的新阶段。人工智能与语言学习的深度融合正在重构教学模式与教育生态,亟需追踪技术前沿、创新育人方式。他呼吁加强跨学科协作,以开放姿态共探智能时代语言教育新路径,为培养高素质国际化人才贡献力量。

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智能教育技术专业委员会主任陈向东强调了智能技术与语言学习交叉研究的重大价值,回顾专委会在AI+教育领域的前瞻性成果,并高度肯定本次研讨会的学术质量与合作意义。

本次研讨会共有11场主旨发言,3场特邀报告,1场成果汇报,2场圆桌论坛,5个平行论坛,涉及30名发言嘉宾,分别来自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北京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等国内外知名高校和出版机构。报告内容和论坛交流既包括AI在口语互动、问题生成、教学评估中的具体应用,也深入探讨了AI驱动的教育范式变革、学术伦理重构与学科转型路径。

与会专家强调,技术必须服务于人的发展,教师始终是课堂的核心,需在创新中坚守教育的人文本质。整体呈现出“技术赋能、理论引领、人本回归”的鲜明导向。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地下“社交网络”帮作物“传递情报” 乙烯可正向调控棉花耐冷性
九寨沟震后八年生态恢复成效显著 arXiv将不再接受计算机科学综述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