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2025中国自然教育大会在浙江农林大学开幕。会上,来自全国各地自然教育领域的主管部门领导、专家学者、行业从业者等近千人共同探了索自然教育与科技融合、服务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路径。
本届大会以“绿水青山间,浙里‘AI’自然”为主题,由中国林学会、自然资源部宣传教育中心、浙江农林大学联合主办,森林食物资源挖掘与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浙江省林学会、广州市粤港澳大湾区自然教育发展中心承办,阿里巴巴公益支持。
大会现场 浙江农林大学供图
大会总结了中国林学会自2019年成立自然教育委员会以来的种种积极实践,已成为推动中国自然教育发展的中坚力量,行业发展势头强劲;肯定了中国自然教育大会对行业发展作出的积极贡献,为中国自然教育高质量发展赋能取得的成果。大家希望,未来要进一步发挥自然教育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推动其与学校教育深度融合、加快顶层设计落地实施,助力美丽中国建设;要积极构建“智慧自然教育”新范式,深化“自然教育+”跨界融合,夯实队伍、标准、设施等发展基础,凝聚政府、企业、媒体等社会合力,推动自然教育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发挥更大作用,助力共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
开幕式上,北京林业大学副教授王清春发布了《2024中国自然教育发展报告》。报告系统梳理了全国自然教育机构、课程体系建设、人才培养等现状,为行业发展方向提供数据参考。
本届大会为期两天,设置15个校内分会场,覆盖“国家公园建设与自然教育新路径”“儿童森林疗育课程设计”“自然教育传播与出版”等主题,由全国30多个单位联合承办。同时,宁波植物园“盛世金秋,一起向自然”活动、云南普洱“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论坛、重庆阴条岭“秘境物种保护”系列活动等25个全国平行分会场,已在13个省(市)陆续启动,并形成了“全国联动、全域参与”的格局。
本次大会特色活动同步拉开帷幕。其中“天地课堂、万物启蒙”自然教育展览,通过多维度、立体化的展示方式,系统梳理并全景呈现近几年自然教育的丰硕成果,引领观众深入理解自然教育的时代使命与实践路径;“一起向自然”自然教育市集,通过30余个入围摊位展示自然手作、生态教具、地方特色课程;首届自然教育师讲解大赛决赛,通过“户外实地讲解+室内命题讲解”角逐奖项;“北斗?自然乐跑锦标赛”,则创新融合全民健身与卫星导航技术,让青少年感受“科技+自然”的乐趣。
据悉,2025中国自然教育大会主会场于11月16日闭幕,发布《2025自然教育杭州宣言》,并完成会旗交接,为全国自然教育事业注入“浙江智慧”。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