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AI)不仅提升超声科医生的工作效率,使我们从大量繁琐的劳动中解脱,同时引导医生由经验医学的依赖向数据驱动的方向发展。特别是在将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到基层方面,超声极具优势。”近日,中华医学会超声医学分会主委梁萍表示,随着AI在超声领域的深耕,超声医学将在诊断、治疗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众所周知,超声是可及性最强、临床科室覆盖最广、无辐射最安全的影像技术,且能实时成像,尤其对心脏、小器官等精准诊断有不可替代的优势。
中国一直以来是超声大国,每天有巨量患者涌向超声科。中国超声医生面临高强度体力劳动、诊断水平参差不齐、人才培养周期长、设备操作冗杂等多项痛点。
公开数据显示,中国超声医生缺口至少15万人,而每年超声检查约20亿人次,每位医生日均工作量45.4人/每天,超负荷工作下中国超声医生正普遍遭受肩周炎、腰椎突出等职业损伤。
AI技术正在成为破解以上难题的关键钥匙。
近日,联影医疗正式发布超声uSONIQUE系列产品包括了从超高端到高端、中端再到经济型全系列超声产品矩阵,涵盖台式、便携、掌上等多种形态产品,全面支持临床超声中包括全身、心脏、心内科、产科、妇科,儿科,生殖、血管、重症监控、急救、麻醉、床旁等在内的多个科室和应用场景。
“以人工智能为主的新一轮科技革命驱动下,超声正处在前所未有的技术变革窗口期,有机会实现颠覆性的创新突破。”联影集团董事长薛敏表示。
这一点也得到了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徐辉雄认同。他表示,未来的超声不单纯是一个机器,它是超声医生的伙伴。“我们希望它能够更精准、更关爱、更智能,能够替我们想一些事儿,这样我们才能够有更多的精力进一步提升超声诊疗的水平。同时,去做一些标准、规范,重塑超声的生态平衡。”
“未来超声医生的角色从一个全流程的操作者变成了决策制定与质量把关者。价值的核心从依赖医生个人的经验变成人机智慧融合与放大,可以带来超声无限的可能。”徐辉雄说。
联影医疗超声事业部总裁林峰认为,“新的技术浪潮下,以AI来重新定义超声,推动超声诊疗从 ‘依赖人工’ 向 ‘智能自主’、从 ‘个体经验’ 向 ‘标准均质’、从 ‘特定场景’ 向 ‘全域覆盖’ 的范式跃迁,推动诊疗效率与精准度的大幅提升。”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教授朱振辉认为,心脏超声如何完成从工具到智能伙伴的有效转化,如何成为完整高效的临床决策支持系统,是中国心超“超人们”新时代的命题。
据悉,此次发布的系列产品将AI植入在不同临床场景下不同工作流中。以腹部扫查为例,医生通常会使用同一个预设完成肝脏、肾脏、胆囊、膀胱、胰腺等不同部位的扫查,但是这些不同的组织部位对参数的要求是有差异的,基于AIStream的生物智能成像可以自动识别扫查的部位智能调整参数,满足对不同组织器官的扫查需求。
与会专家表示,超声是一门灵动的艺术,这种灵动体现在手持超声探头追随每个病灶和器官的实时捕捉中,体现在进入超微时代的微米突破中,体现在多模态融合的无缝衔接中,也体现在从胎儿孕育到呱呱坠地,再到暮年垂垂老矣的生命关爱中。“我们希望超声不仅能看见生命,更能读懂生命”。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