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朱汉斌,宋可嘉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5/11/13 20:41:13
选择字号:
《中国叙事》出版:跨越30年的学术致敬

 

“看着书稿的目录,感觉仿佛回到了30年前在麦迪逊读书的年代。令人难忘的是倪豪士教授经常把《史记》翻译的课堂搬到他府上。”近日,北师香港浸会大学校长陈致在倪豪士(William H. Nienhauser, Jr.)教授八十华诞纪念文集《中国叙事》(The Narration of China)序言中如此写道。

为向这位杰出汉学家致敬,表彰其在中国历史与文学研究领域的卓越贡献,由陈致主编、香港浸会大学饶宗颐国学院编纂的庆贺论文集《中国叙事》两卷本,于今年由国际知名学术出版社博睿(Brill)出版,并被纳入“古代语言与文明”系列。

《中国叙事》(The Narration of China)封面。受访者供图,下同

倪豪士是国际知名汉学家,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荣休讲座教授。他在《史记》研究与翻译领域成就卓著,同时在唐传奇、古代小说与诗歌等方面造诣深厚。2025年,倪豪士获授北师香港浸会大学荣誉院士荣衔,与该校结下深厚缘分。

《中国叙事》收录了倪豪士的门生故旧撰写的22篇学术论文。陈致回忆,许多作者都是倪府常客,如康达维(David R. Knechtges)、夏含夷(Edward L. Shaughnessy)、苏源熙(Haun Saussy)等国际顶尖汉学家,以及威大麦迪逊分校东亚系师生,他们常到倪教授家中探讨学术与翻译问题。后来,倪豪士的《史记》翻译讨论会走向全球多所大学。

此次出版的两部论文集视角多元、论证严谨,既是当代国际汉学研究最新成果的高水平集结,也凸显了倪豪士60余年深耕汉学、推动《史记》英译的卓越贡献与广泛学术影响。

陈致与倪豪士教授(右)在北师香港浸会大学荣誉院士颁授典礼上。

论文集第一卷“字里行间的古代中国”,聚焦出土简牍与传世文献,考镜源流,带领读者以学术眼光探索中国古代文献的奇妙世界。第二卷“中古近世中国与视域拓展”深入探究唐代以降的诗歌、小说与轶事文学,运用叙事学、图像学、跨文化研究与文化记忆等多元视角进行跨学科阐释。

倪豪士表示,这两本纪念文集是他收到最珍贵的80岁礼物,他由衷感谢这份厚重的学术馈赠,以及作者们为成书付出的心血,书中汇聚的卓越学者与精深学术让他倍感欣喜。

“谨以此套文集,献给所有与倪氏伉俪亦师亦友的同仁学子,献给那些永远铭记其殷殷款待的知交,更献给始终景仰倪豪士教授严谨治学精神的广大读者。”陈致说道,如今,这份情谊与敬意已融入书香,静待读者细细品味。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arXiv将不再接受计算机科学综述 科学网2025年10月十佳博文榜单公布
从寒到暖,热木星为何要越过“雪线” 警惕颜色鲜艳食品中的合成色素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