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朱汉斌,秦玲玲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5/11/12 20:38:27
选择字号:
《中国制造业数字化创新报告(2025)》发布

 

11月8日,《中国制造业数字化创新报告(2025)》蓝皮书(以下简称《蓝皮书》)发布会在广州举行。中国工业经济学会理事长史丹、广东工业大学副校长杜承铭等出席发布会并致辞。

《蓝皮书》显示,2025年我国制造业数字化创新水平实现跨越式提升,整体发展呈现“亮点突出、结构分化”的鲜明特征。在细分维度上,场景迁移拓展取得显著突破,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正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阶段转型。

《中国制造业数字化创新报告(2025)》蓝皮书封面。主办方供图

在企业发展格局上,《蓝皮书》揭示了三大分化趋势:一是,规模分化:大企业凭借资金、技术优势持续领跑,与中小企业在数字化投入、转型成效上的差距再度扩大,“不会转”“没钱转”仍是中小企业面临的主要困境。二是,性质分化:民营企业数字化创新优势持续巩固,在技术迭代速度、市场响应效率等方面表现突出,与国有企业的差距进一步拉开,成为数字化转型的核心动力。三是,行业分化:仪器仪表制造业以技术密集型优势位居数字化创新水平榜首,电子信息、高端装备等行业紧随其后,而资源流程型行业转型步伐相对滞后,行业间分化态势加剧。

《蓝皮书》强调,当前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已成为新型工业化的核心引擎。区域发展方面,北京市、广东省、上海市和四川省表现突出,形成四大数字化创新高地。其中,广东省依托粤港澳大湾区产业集群优势,在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人工智能场景应用等领域走在全国前列。

发布现场,来自清华大学、武汉大学等高校的专家学者,以及欧派集团、广州数据交易所等企业代表围绕人工智能赋能制造业数字化创新等议题展开研讨。与会专家指出,《蓝皮书》提出的场景迁移创新、区域协同发展等思路,将为破解企业“转型路径不清晰”等痛点提供重要支撑。

记者获悉,《蓝皮书》由广东工业大学经济学院院长谢卫红担任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系统梳理了2015-2024年中国制造企业数字化创新的演进脉络与发展水平,深度剖析人工智能技术在制造业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售后服务等全环节、多领域的融合应用成效,为政府部门制定产业政策、企业推进智能化升级提供了权威决策参考。

谢卫红表示,未来将持续依托数字经济与数据治理重点实验室、粤港澳离散制造智能化联合实验室等平台,深化产学研合作,推动蓝皮书研究成果转化落地,助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与新型工业化建设。

本次发布会由中国工业经济学会数字化与创新学科专业委员会、广东工业大学数字经济与数据治理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实验室及粤港澳离散制造智能化联合实验室联合主办,广东工业大学经济学院、广东工业大学大数据战略研究院共同承办,汇聚了政产学研用各界代表200余人到场参会,线上观看人数突破2.5万人。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arXiv将不再接受计算机科学综述 科学网2025年10月十佳博文榜单公布
从寒到暖,热木星为何要越过“雪线” 警惕颜色鲜艳食品中的合成色素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