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江庆龄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5/11/6 22:11:11
选择字号:
让“红房子方案”延伸至基层,医疗AI创新市集开市

 

11月4日,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杨浦院区会议厅人头攒动,一场聚焦医疗人工智能(AI)创新的“市集”火热开市。

此前,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通过“以赛促创、以赛促融”机制,启动“智创妇产”AI创新大赛,吸引了全院51个项目参赛,涵盖了AI技术在提升诊疗精度、优化患者服务体验、改善医院运营管理等多个维度的创新应用与实践探索,评审专家组通过对各项目科学性、创新性及临床应用潜力的评审,最终筛选出26个优质项目。

在创新集市现场,妇科肿瘤是本次医企合作的第一大领域。例如,“多智能体大语言模型在宫颈癌多学科诊疗决策辅助中的应用”落地后将打破多学科会诊时间与空间的壁垒,有望实现“类脑高效决策”。围绕宫颈癌患者从筛查到康复的全周期智能路径,现场还有“宫颈癌多源多模态医疗大模型中西医协同大样本数据全周期智慧诊疗方案”“基于人工智能的宫颈细胞学P16/K16双染智能识别系统开发”等项目。

此外,手术智能导航、临床辅助诊断、康复评估管理等数个具有强烈临床导向的项目,有望精准解决妇科微创手术、产后康复、围术期安全等细分场景的操作难点。

活动现场。图片由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提供

以“主动干预”为核心的孕产健康场景同样亮点纷呈。例如,阴道分娩风险预测项目、围产期用药、产后心理健康、产科专病管理等系列项目,将赋能生育服务质量提升,让家庭“敢生、愿生、生得好”。

AI应用在推动临床转化的同时,也在助力医院高效运营。医技精准预约、医患智能匹配等在改变门诊“三长一短”、提高患者满意度方面也得到了积极的关注,而涉及医院运营管理的智能体项目也将在企业的助力下实现数据处理与平台搭建,为智慧医院建设提供新方案。

“科技创新,开放合作是推动医学发展的双轮动力。”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院长姜桦表示,本次集市搭建的融合平台,将为对接成功的项目提供数据支持、算力资源、专家指导等孵化服务。同时,还建立了项目进展跟踪机制,定期了解项目与企业的合作推进情况,及时解决合作中遇到的问题,形成“技术研发-测试验证-转化应用”的闭环生态,让“红房子方案”延伸至基层,让优质的前沿技术更好地服务女性,为健康中国建设注入创新动能。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天文学家发现有史以来最亮的黑洞光爆发 物理学家有望解决“高尔夫球手的诅咒”
撒哈拉沙漠将迎来更潮湿、更绿色的未来 斑彩菊石为何如此艳丽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