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位同胞,我是邹韬奋……”
11月4日下午,上海交通大学文博楼一楼报告厅里响起了一个低沉而坚定的男声。中国现代史上伟大的爱国者、卓越的文化战士、杰出的出版家和新闻记者邹韬奋的肖像化身活灵活现的“数字人”,向现场来宾讲述他“执笔为剑、恪守新闻理想”的一生,也为“纪念邹韬奋诞辰130周年纪念大会”拉开了序幕。
当天,上海交通大学举行了一系列纪念活动,涵盖了“韬奋路”揭牌仪式、新书发布仪式、学术研讨等多种形式,全方位立体呈现了邹韬奋先生的精神遗产与时代价值。
“1912年至1919年,(邹韬奋)先后就读于交通大学附属小学、中学及大学电机科。”作为邹韬奋青年时代的求学场所,上海交通大学为他日后投身新闻出版事业奠定了坚实根基。在邹韬奋诞辰130周年之际,学校将紧临媒体与传播学院的校园道路命名为“韬奋路”。
揭牌仪式上,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书记处书记殷陆君表示:“邹韬奋先生‘永远立于大众立场’的信念,至今仍是新闻工作者的精神坐标。以道路为名,是让青年一代在日常中感知历史的分量。”
纪念大会上,殷陆君、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马笑虹、韬奋基金会副理事长阚宁辉、上海交通大学党委书记杨振斌先后致辞,多项重要成果相继发布。
《韬奋精神的时代回响》新书首发仪式为一大亮点。《韬奋精神的时代回响》呈现三大特点:立足史料挖掘,结合具体案例还原邹韬奋“为大众、爱祖国、敢斗争、善经营、懂管理、真敬业”的实践轨迹;聚焦时代转化,将韬奋精神置于文化主体性等理论视域下,阐释其对当代新闻传播,尤其是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的启示意义;注重青年共鸣,通过上海交通大学师生的参观纪实、青年来信等内容,展示韬奋精神在新时代的可能传承路径。
交响序曲《韬奋》总谱捐赠仪式、韬奋精神纪录片《追寻信仰之光》片段点映、“韬奋精神青年宣讲团”成立仪式等也于现场举行。
“邹韬奋卓越传媒人才成长计划”总结座谈会、“韬奋精神的新时代传承”学术研讨会同期举行。
本次活动由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上海市委宣传部、韬奋基金会与上海交通大学联合主办,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宣传部、媒体与传播学院共同承办。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