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媛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5/11/3 15:55:01
选择字号:
第二届中国具身智能与系统大会召开

 

11月1日,由中国自动化学会主办,中国自动化学会具身智能专业委员会、人机混合增强智能全国重点实验室、西安交通大学承办,长安先导产业创新中心、清华大学、同济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吉林大学和中关村智用人工智能研究院协办的第二届中国具身智能与系统大会(CEAIS 2025)在陕西省西安市召开。

11月1日,第二届中国具身智能与系统大会召开。西安交通大学供图

本届大会汇聚了国内具身智能与机器人领域的多位院士、近百位资深专家及千余名来自学术界和产业界的代表,以“推动具身智能技术创新与产业融合”为主题,围绕具身智能基础模型、世界模型与具身学习、网联具身智能、智能计算架构与芯片、具身智能驾驶、人形与仿生机器人等前沿方向展开深入研讨,共同探讨技术发展趋势与产业未来。

西安交通大学党委书记卢建军在致辞中表示,人工智能与机器人领域的发展正迎来新阶段,具身智能作为未来产业的重要方向,突破传统认知边界,推动人机协同与虚实融合,承载着开启智慧新图景的历史使命。面向新征程,交大将继续在具身智能等前沿领域主动布局,继续发挥学科融合优势,加大投入培育人才,并积极与各界建立紧密合作,携手攻克关键技术,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贡献更多“交大智慧”和“交大力量”。

中国工程院院士戴琼海在致辞中表示,具身智能作为人工智能发展的全新拓展方向,正以环境感知、决策智能、算力支撑与行为行动的融合,推动人工智能从认知走向实践、从虚拟走向现实,成为未来产业的重要增长极。当前,国际上以谷歌RTR和MIT视觉控制闭环系统为代表的成果,正引领学术界与产业界协同创新。

现场设置展示环节。西安交通大学供图

中国工程院院士郑南宁在致辞中说,具身智能作为机器与大模型深度交互的必然结果,是迈向理解与创造新阶段的关键一环,也是实现真正智能化不可或缺的路径。在人工智能技术日益成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背景下,中国人工智能研究者肩负着推动民族复兴的重大责任。

在本次大会的报告环节,中国工程院院士何友、孙凝晖、于海斌围绕人工智能、智能无人系统及智能计算体系等前沿主题,作了精彩的报告,系统阐述了智能科学技术的最新进展与未来趋势,为与会者带来了一场高水平的思想盛宴。

大会设“具身智能基础模型”“具身智能计算架构与芯片”“世界模型与具身学习”“具身智能驾驶”“人形与仿生机器人”“情感具身智能”等15场专题论坛,涵盖具身智能各个尖端领域与应用场景,从多领域、多视角、多专题全面探讨具身智能技术的发展前景。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斑彩菊石为何如此艳丽 特殊引力波事件指向“第二代黑洞”存在
高能同步辐射光源通过工艺验收 科学家提出“冷冻表界层分析新方法”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