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田瑞颖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5/11/3 14:31:04
选择字号:
“AI-电化学家”正式亮相,赋能新能源新材料智能研发

 

近日,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周敏团队自主研发的“AI-电化学家”(新能源新材料智慧实验室)正式亮相。该平台以人工智能赋能材料研发,涵盖了材料设计、合成、制备、表征、筛选及预测的全流程,形成了完整的高通量实验解决方案,单日研发效率可达200组样品,为新能源新材料领域注入了研发新动能。

“AI-电化学家”(新能源新材料智慧实验室)正式亮相。 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供图

研究团队介绍,“AI-电化学家”精准聚焦新能源新材料领域的核心痛点,攻克了研发效率低、筛选周期长以及关键仪器依赖进口等行业瓶颈。实验室集成了能源过程多模态原位表征功能岛、高通量电极材料智能筛选系统等7大核心工作站,联合AGV 智能机器人、任务调度系统与高通量数据分析平台,构建出覆盖材料设计、制备、合成、筛选与性能预测的全流程智能研发体系。其中,高通量电极材料智能筛选系统可实现电化学、流体力学、光学、质谱、色谱、拉曼等多模态检测,配套的20 余种自主研发仪器进一步强化了关键装备国产化能力。

在技术层面,“AI-电化学家”实现了实验设计智能化、仪器操作无人化、数据采集高通量化、研发流程自动化的4大突破。智能化体系显著提升了数据可靠性与重复性,大幅节省人力与时间成本,为 AI驱动的材料科学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

周敏表示,团队将持续拓展该平台在电催化、光催化、光电催化、热催化、电池与电解液、金属腐蚀等领域的应用,预计2030年前,形成“仪器-软件-服务”一体化生态体系,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打造集研发、转化、产业带动于一体的标杆型科技成果转化典范,助力我国新能源新材料领域实现自主创新与高质量发展。 

















“AI-电化学家”平台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供图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斑彩菊石为何如此艳丽 特殊引力波事件指向“第二代黑洞”存在
高能同步辐射光源通过工艺验收 科学家提出“冷冻表界层分析新方法”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