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韫绮,李晨阳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5/10/31 19:25:50
选择字号:
为科学播种未来,4位未来科学大奖得主在香港对话青少年

 

10月26日,2025未来科学大奖获奖者对话青少年活动在香港太空馆举行,旨在激发青少年科学热情、鼓励探索创新。4位2025未来科学大奖获奖者——生命科学奖得主徐星、周忠和,物质科学奖得主戴希、丁洪,以及跳水奥运冠军高敏,与约300名青少年展开交流。

高敏、丁洪、徐星、周忠和、戴希(从左至右)出席活动。

  ?

活动中,4位获奖者分别以科学Talk Show的形式向青少年科普他们的科学成果。徐星围绕鸟类起源于恐龙这一假说的证明过程,展示了化石证据起到的关键支持作用;周忠和强调演化生物学的发展源于博物学传统与多位科学家的贡献;戴希介绍量子反常霍尔效应可实现无耗散电输运,为低能耗电子器件开辟新路径;丁洪则提出固体中的准粒子可能推动未来量子计算技术突破。

随后的对话环节,青少年们踊跃提问。面对“古生物学如何影响未来”的疑问,徐星指出,古生物学通过揭示生物多样性演化规律,可用于预测未来环境变化对生态的影响。谈及AI与古生物学的结合,他坦言AI是强大的工具,能加速数据采集与分类,但其对生命演化认知的深远影响尚待观察。

对话环节现场。

  ?

周忠和则引用威尔逊的哲学三问(我们是谁、从哪来、向哪去),强调古生物学研究的关键在于了解过去,进而探讨向哪里去。他鼓励青少年对待AI要热情拥抱但不过分依赖,并建议他们多去博物馆和化石产地,亲身感受化石的魅力,以拓宽对古生物学的直观认知。

围绕青少年提出的“AI发展对物质科学学习的帮助”的问题,丁洪分享了他的观察:2016年阿尔法狗战胜人类顶尖棋手,让他看到AI巨大潜力。考虑到人类大脑进化能量消耗大、寿命有限,AI却进步快、能源问题小,他认为未来AI智慧将远超进化缓慢的人类。

戴希则分享了其将AI作为科研伙伴的日常。他形容AI的推理能力像博士生一样出色,能大幅提升研究效率。但他也觉得有些“可怕”,因为人有研究的目的性,而AI缺乏目的性,要是AI有了目的性且人类不理解,就可能有失控风险。

戴希回答青少年提问。图片均由活动主办方提供

  ?

活动最后,高敏鼓励青少年刻苦学习,并指出运动员与科学家都需耐得住寂寞、勇于创新并具备自我修复能力。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特殊引力波事件指向“第二代黑洞”存在 高能同步辐射光源通过工艺验收
科学家提出“冷冻表界层分析新方法” 真正有助于缓解便秘的食物是它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