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国家园艺种质资源库2024—2025年度工作会议暨《中国果树种质资源多样性》丛书发布会”在北京举行,《中国果树种质资源多样性》丛书正式全国首发。
 
 
《中国果树种质资源多样性》总主编、国家园艺种质资源库负责人王力荣研究员介绍,丛书以国家果树种质资源圃保存的无性繁殖种质为主要对象,依据统一的数据标准与描述规范,涵盖柑橘、苹果、桃、梨、葡萄、枣、樱桃等20多个主要果树树种,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全面呈现了我国果树种质资源的物种、遗传、生态与种质多样性格局。
 
 
  发布会现场。中国农科院供图
 
 发布会现场。中国农科院供图 
  
  ?
 
这是我国首次系统完整、内容详实地展示果树种质资源多样性与创新利用成果的权威著作。该书作为一项基础性、里程碑式成果,被专家、学者评价为“中国果树种质资源多样性的百科全书”和“科研与育种的重要工具书”,标志着我国果树种质资源事业正迈向系统化、信息化、可持续发展的新阶段,对推动我国果树资源保护、创新利用及国际交流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总编辑沈银书说,《中国果树种质资源多样性》丛书凝聚了全国50多家科研单位、300多位果树种质资源专家的大量心血和20多年的数据积累和精心编撰,是集大成之作,汇集了我国40余年在果树种质资源方面的研究成果,全套24卷、260万字、1万余幅彩图。它的出版填补了国内在果树种质遗传多样性领域的空白,成为全球首次全面、权威、系统介绍中国果树种质资源多样性的基础工具书,对于促进我国果树种质资源创新、保护和共享利用、推动我国果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发布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沈阳农业大学教授李天来院士和中国科学院院士、崖州湾国家实验室副主任钱前对丛书的原创性、系统性、科学性给予高度评价,并对丛书的应用价值和未来工作方向进行了展望。
 
丛书总主编、中国工程院院士刘旭强调,农业要实现强国,种业要振兴,种业振兴资源要先行。种质资源工作是基础性工作,种业振兴第一仗是种质资源,丛书的出版在发现多样性中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为继续开展基因多样性研究、利用多样性打好基础。
 
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曹永生指出,要构建果树现代化产业体系、果树产业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强、发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需要的果树产业。
 
发布会由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主办,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有限公司协办。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