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张涛,研究员王爱琴,副研究员张波团队发表了生物质转化制备含氮化合物研究的综述文章,概括了近十年以生物质为原料合成含氮化合物的研究进展,并探讨了该领域当前面临的挑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相关成果发表在《国家科学评论》上。

研究方向。大连化物所供图
含氮化合物在制备药物、农用化学品及功能材料中具有广泛应用。利用生物质资源制备含氮化合物不仅可以减少对化石资源的依赖,减轻环境压力;而且,对助力实现“双碳”目标,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尤为重要。
本综述根据底物及产物结构特点,系统介绍了从生物质平台分子(5-羟甲基糠醛、糠醛、乙酰丙酸、多元醇)、木质素模型化合物、木质素原材料、木质纤维素为原料,构建制备多种高附加值含氮化合物的最新研究成果,重点总结了反应路径、反应方法,以及生物质结构中C-O/C-C键的精准活化和C-N键的形成机制。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093/nsr/nwaf450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