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朱汉斌,张芳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5/10/29 15:46:12
选择字号:
“中国式现代化与全球治理:湾区的创新与实践”研讨会举行

 

10月26日,由中国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高质量发展专业委员会与广州大学主办的“共商·共享·共赢——中国式现代化与全球治理:湾区的创新与实践”研讨会在广州大学举行。会议汇聚全国高端智库、高校及科研机构专家学者,共同探讨湾区创新实践对全球治理的启示。

中国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中共党史学会常务理事王晓鸣,广州市政协副主席王桂林,广州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党组书记、主席崔颂东,广州大学党委书记欧阳谦先后致辞。会议由中国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高质量发展专业委员会执行主任杨晓萍主持。

王晓鸣致辞。广大宣供图,下同

  ?

王晓鸣指出,中国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将认真学习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充分发挥智库优势、人才优势、资源优势、平台优势,携手大湾区,共同推进“读懂中国”事业,把“全球治理倡议”的中国智慧和湾区方案推向国际,从而让世界更好地读懂中国。

王桂林指出,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召开,以改革创新之笔绘就经济高质量发展新画卷。广州将发挥综合门户枢纽功能,推进科技创新、文化交流与国际传播深度融合,为全球治理贡献可复制、可推广的“湾区方案”。

崔颂东表示,粤港澳大湾区作为改革开放前沿,正探索“制度协调、机制创新、多元共生”的创新实践,广州也依托多个学术平台推动湾区与世界深度对话,为全球治理体系提供湾区经验。

欧阳谦表示,广州大学将充分发挥学校多学科交叉的智库研究优势,聚焦湾区治理、国家安全、国际传播、语言服务、文明互鉴、科研创新与产业发展等领域,深化与中国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的全方位合作,全面服务“读懂中国”事业。

研讨会现场。

  ?

主旨发言环节,与会专家从政治、经济、文化、传播等多维视角,围绕湾区的创新与实践,多角度阐释中国式现代化如何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完善。

中国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常务副主席李君如指出,粤港澳大湾区作为中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应构建符合“一国两制”特点的内部联动协调机制,在科技创新、绿色发展与社会治理等方面率先探索,为践行全球治理倡议作表率。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总经济师陈文玲指出,粤港澳大湾区在制度框架、规则衔接、互联互通、科技创新及绿色人文等方面建设成效显著,需进一步完善协调机制、突破规则衔接难题、化解要素流动障碍,推动高质量一体化发展。

中国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特聘副会长刘兴华指出,全球化面临诸多挑战,但技术革命和数字化趋势不可逆,粤港澳大湾区应发挥外贸“压舱石”作用,依托完整产业体系参与规则制定,推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升级与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

有关领导、嘉宾参观广州大学全面服务“读懂中国”成果展。

  ?

在区域治理与创新实践研讨中,暨南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顾乃华介绍了广佛同城化四阶段的成果与瓶颈,提出“十五五”期间推进全域高质量同城化的原则与定位;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申明浩指出,湾区在全球经济治理中取得成效,需进一步关注AI、金融与舆论等前沿领域的治理,注重教育创新思维的培养;广州大学国家安全治理研究中心主任王玲宁指出,构建中国式现代化对外话语体系需明确价值内涵、优化话语对接、创新传播策略,从而提升全球治理的舆论话语权。

与会专家一致表示,将以此次研讨会为新起点,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持续深化理论研究与合作实践,助力“十五五”战略擘画的实现,共同推动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体系,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湾区智慧与力量。

研讨会期间,广州大学全面服务“读懂中国”成果展在该校大学城校区展出,系统呈现了学校在战略研究、国际传播、国家安全治理、对外交流、智库建设以及人工智能技术创新赋能等方面的最新成果。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真正有助于缓解便秘的食物是它 我国首颗海洋盐度探测卫星完成在轨测试
新型光电神经网络架构让光电计算精度更高 神秘宇宙“斑点”究竟是什么?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