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孟凌霄,张春平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5/10/29 0:19:42
选择字号:
安澜—水灾害防御系统发布

 

10月25日,在2025中国水利学术大会开幕式上,由水灾害防御全国重点实验室牵头研发的安澜-水灾害防御系统正式发布。水利部副部长刘冬顺,中国水利学会理事长周学文,水利部原副部长、中国大坝工程学会理事长矫勇,中国工程院院士、水灾害防御全国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张建云,河海大学党委书记杨桂山,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院长、党委书记戴济群共同启动安澜系统。

近年来,在全球气候变化和高强度人类活动影响下,极端水灾害事件频发,严重威胁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粮食安全、经济安全、社会安全和国家安全。水灾害防御全国重点实验室应国家之急,由原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重组建设,肩负起打造国家水灾害防御科技支撑力量的重大使命。

实验室在依托单位河海大学、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的大力支持下,组建“安澜”研发专班,面向国家提升水旱灾害“四预”能力以及推进数字孪生流域建设的重大需求,紧扣实现我国核心模型软件安全自主可控的重大任务,在数十年成果积淀的雄厚基础上,着力研发安澜-水灾害防御综合业务应用系统。

在国家水利、应急管理、气象、自然资源等部门的指导和支持下,建立起统一的水灾害防御综合数据库。在华为算力支撑下,集成了水文、水动力、干旱、地下水、风暴潮等五大类模型,建成覆盖全国主要流域,贯通“流域-河网-城市-地下-近海”水灾害防御全链条,融合专业模型算法和现代信息技术,集灾害监测、“四预”和决策支持功能于一体的可视化、综合性业务应用系统。

安澜系统由洪水预报调度、干旱监测预测、风暴潮预报预警、地下水监测预警等四大子系统组成。系统的建成与运行,将打造形成集科学研究、技术攻关、应用创新、成果转化于一体的水灾害防御创新高地,更好地凝聚培养优秀创新人才,突破洪、涝、潮、旱等水灾害预报-预警-预演-预案全链条技术瓶颈,实现我国核心模型软件的安全自主可控,持续提升我国水灾害防御的精准性、时效性和主动性,为全球水安全治理贡献中国智慧、提供中国方案。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真正有助于缓解便秘的食物是它 我国首颗海洋盐度探测卫星完成在轨测试
新型光电神经网络架构让光电计算精度更高 神秘宇宙“斑点”究竟是什么?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