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朱汉斌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5/10/28 15:49:30
选择字号:
第七届文学、艺术与人文发展国际学术会议召开

 

10月25日,第七届文学、艺术与人文发展国际学术会议(ICLAHD 2025)在郑州大学美术学院召开。记者获悉,ICLAHD系列会议至今已成功举办七届,始终秉持“促进人文艺术创新、推动文明互鉴”的宗旨,成为全球人文艺术领域颇具影响力的学术交流重要平台。

王利国致辞。主办方供图,下同

  ?

郑州大学党委副书记王利国在致辞时强调,文学与艺术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承载形式,人文发展则是社会进步的精神内核。此次会议为跨文化、跨学科的思想交流碰撞搭建了重要平台,他同时向参会的各位专家表达了诚挚的感谢。

郑州美术学院校长石品对本次国际学术会议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他指出,本次会议构建了交流互鉴、跨界融合的平台,期待通过高端的学术对话与思想碰撞,凝聚各方力量,共同推动相关领域的创新发展。

中国传媒大学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党委书记黄心渊、俄罗斯国立柯西金大学艺术学院院长科瓦列娃·奥尔加·弗拉基米罗芙娜,分别从艺术教育国际化、跨文化艺术传播机制等角度展开论述,深入剖析了全球化背景下人文艺术发展面临的新挑战与新机遇。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苑利、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王红卫、意大利万神殿学院教授卢卡·巴斯蒂安内利,聚焦人文遗产活态传承、设计艺术创新、国际艺术教育合作等议题,提出了兼具理论深度与实践价值的观点。

会议现场。

  ?

浙江传媒学院教授杨超、俄罗斯国立柯西金大学教授德米特里·根纳季耶维奇·特卡奇、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陈磊、英国密德萨斯大学教授菲利普·安德鲁·克莱弗、中央美术学院教授林存真、韩国京畿大学教授张志熏、意大利万神殿学院教授克里斯蒂娜·杜布切克、浙江大学副教授章燕、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品牌市场中心副总经理董斌等,分别从中国风格的国际表达、先锋艺术造型隐喻等多元维度进行深度论述,探讨了文化传承与技术变革双向赋能的新路径。

本次会议共收到投稿论文150余篇,举办专题报告30余场,吸引了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100余所高校的专家学者参与。开幕式上,还举行了特聘讲座教授黄心渊的聘任仪式,黄心渊对郑州大学美术学院的学科发展前景充满信心。

其中,“青年学者论文报告”平行论坛由河南省美术馆副馆长高敏担任学术主持,来自全国30余所高校的青年教师、博士生和硕士生围绕设计教育改革、设计创新实践等主题分享研究成果。该论坛还举办颁奖仪式,主办方对经与会专家学者评选出的优秀海报进行了表彰,并颁发证书。

报告现场。

  ?

郑州大学美术学院执行院长王晓予表示,学院始终将传承中原文化作为专业教学的核心使命。此次会议,既是郑州大学秉持责任与担当,依托自身资源优势邀请海内外优秀专家学者,让河南高校教师足不出省就能与国际同行深度交流;更希望借此契机,将中原文化和中国文化推向全球视野,推动文学、艺术与人文发展迈向新的高度。

记者获悉,本次会议由郑州大学主办,郑州大学美术学院、AEIC学术交流中心、中原美术创作与理论研究中心共同承办,郑州美术学院、河南工业大学设计艺术学院协办。来自中国、俄罗斯、韩国、意大利、英国等知名高校的数十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围绕文学、艺术与人文领域的前沿议题展开了深度研讨。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真正有助于缓解便秘的食物是它 我国首颗海洋盐度探测卫星完成在轨测试
新型光电神经网络架构让光电计算精度更高 神秘宇宙“斑点”究竟是什么?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