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6日,第12届亚太干燥会议暨第20届全国干燥会议在“中国干燥设备之乡”——江苏常州开幕。此次会议以“绿色智能促进干燥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为主题,旨在汇聚行业智慧,共同探索干燥技术的前沿动向,共商以绿色智能化推动干燥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路径,共促干燥技术革新与产业发展。
会议现场。中国农大供图
?
今年9月以来,河南秋汛,对中原粮仓粮食作物的收割、晾晒、烘干造成不利影响。阴雨连连,秋粮能否收得上、烘得干?引起社会各界极大关注,也让“干燥”一词走进大众目光。
干燥是众多工业生产的重要工艺过程之一,对于保障商品生产、国民健康以及推动双碳目标实现具有重要意义。会议主席、中国农业大学领军教授肖红伟表示:“当前科研范式正经历深刻变革,我们必须主动深入行业、企业一线和农村基层,加快成果转化落地,以更多从0到1的成果为农业现代化插上科技的翅膀。”
会议期间,中外专家学者围绕“绿色智能促进干燥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主题深入探讨,并举行“绿色干燥技术高端国际论坛”“大宗农产品资源干燥专题论坛”“块状物料热泵/热风节能干燥技术专题论坛”“真空和脉冲压力干燥技术专题论坛”“工业、环境和能源材料干燥专题论坛”“中药材干燥技术专题论坛”和“微波干燥技术专题论坛”等14个分论坛。
亚太干燥会议(Asia-Pacific Drying Conference,ADC)是干燥领域的重要国际会议之一,1999年首次会议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召开,每两年举办一次。全国干燥会议(China Drying Conference,CDC)是我国干燥领域水平最高、规模最大的学术盛会,始创于1975年,每两年举办一届。多年来,全国干燥会议致力于国内学术界和工业界的干燥科技成果交流与新技术传播,有力提升了国内干燥行业科技水平。
恰逢全国干燥大会创立50周年,干燥技术正朝着更高效、更低碳、更智能的方向迈进。大会组委会发布了《中国干燥辉煌五十年:1975—2025》,系统反映了在半个世纪里,中国干燥技术从追赶到引领、从传统到现代的历史性跨越。
此次大会由中国化工学会化学工程专业委员会、中国通用机械工业协会干燥设备分会主办,中国农业大学、常州市范群干燥设备有限公司承办,天津科技大学、山东天力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苏州大学、陕西科技大学、江西农业大学、中国计量大学、云南师范大学等单位协办。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