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刁雯蕙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5/10/28 15:44:45
选择字号:
新策略让锌溴液流电池寿命更长、效率更高

 

锌溴液流电池因安全、成本低在大规模储能领域应用前景广阔。然而,锌离子容易在电极/电解液界面形成枝晶,像水管里的水垢,不仅会堵塞通道,更可能刺穿隔膜导致电池短路,严重缩短电池寿命;同时电池在高负荷下工作时,还易出现极化问题,共同制约着其效率与寿命。

近日,深圳理工大学的研究团队在《美国化学学会能源快报》上发表最新成果,为锌溴液流电池的寿命和效率问题找到了解决方案。

研究团队给碳毡表面镀上了一层新型二维片层纳米材料——MXene纳米片,形成了锌离子储层,将界面区域的锌离子有效浓度提升至常规碳毡的364倍,从而促进了锌的均匀成核与沉积,有效抑制了枝晶生长;MXene的高导电性缓解了堵车般的极化问题,让锌溴液流电池在 20 毫安每平方厘米 的电流密度和 20 毫安时每平方厘米 的面积容量下,能保持超过1000小时的稳定循环性能,平均能量效率接近85%,让电池稳定性大幅提升。

锌阳极性能取决于锌离子在电极-电解液界面的有序迁移与沉积。在循环过程中,电极表面易出现电场和离子分布不均,诱发尖端效应,导致锌枝晶生长,进而引发短路等问题。

现有方法(如电解质改性、构建人工SEI层)虽能一定程度上稳定沉积行为,但往往限制离子反应通量,仅适用于低电流密度场景,且难以适应液流电池的动态环境。此外,传统碳毡电极对锌离子吸附弱、活性位点少,易引起多种极化现象,加速性能衰退。

针对这些难题,团队提出给碳毡电极加上一层Ti?C?T?-MXene纳米片,构建MXene@CF复合电极。为了验证MXene@CF电极的效果,研究团队从结构表征、电化学性能、理论计算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实验,为提升锌溴液流电池的循环寿命与能量效率提供了充分支撑。

为验证对电池性能提升的实际作用,团队把MXene@CF组装至锌溴液流电池中,系统测试其稳定性与效率。研究结果显示,MXene@CF电极表面的锌离子浓度与电场分布更均匀;极化损失显著缓解,整体电压极化显著降低。在20毫安每平方厘米的高电流密度和20毫安时每平方厘米的高面积容量下高强度工况下,MXene@CF基电池可稳定循环超500次,连续工作超1000小时无明显电压衰减。

“这项研究的核心创新点在于利用MXene的赝电容特性,在电极界面构建了一个动态的锌离子储库,从而维持IHP内离子浓度和电场的稳定,从根源上避免了枝晶的形成和极化效应的加剧。”论文共同通讯作者、深圳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能源工程学院助理教授梁国进表示。

该技术不仅能让成本低、安全性高的锌溴液流电池适配于高负荷场景,为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的大规模存储提供可靠选择,还为开发高性能、长寿命的锌基液流电池系统提供了实用方案,有望推动锌基储能领域的发展。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021/acsenergylett.5c02492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真正有助于缓解便秘的食物是它 我国首颗海洋盐度探测卫星完成在轨测试
新型光电神经网络架构让光电计算精度更高 神秘宇宙“斑点”究竟是什么?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