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晨,王璐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5/10/26 11:42:14
选择字号:
切花菊新品种推动国产菊花产业升级

 

南农丹心、南农粉莺、南农红蕊……10月23日,在南京农业大学湖熟菊花基地,菊花新晋“网红”花型花色各异,它们从实验室走向市场,不断“圈粉”。这是南京农业大学菊花遗传与种质创新利用团队历经数十年,自主培育研发的切花菊新品种,很多单品年销量已达数百万枝。据悉,未来还能见到“蓝色菊花”和发光的“荧光菊”。

 从左至右以此为南农丹心、南农粉莺、南农红蕊、南农衡春。南京农大供图

  ?

该团队骨干成员、王海滨教授介绍,南农丹心以桃粉透亮的花色为显著特征;南农红蕊以花瓣为粉色,中间深粉色花色为显著特征;南农粉莺花瓣是粉色,中间深粉色,花簇密集。“它们都是花型饱满挺阔,观赏性极佳,目前在市场上属于花型花色比较独特,部分暂无品种可替代。”

据悉,该团队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和产业迫切需求,针对菊花重要性状形成机制不明、主栽商业品种单一、抗耐性差等关键问题开展持续攻关。在基因编辑、全基因组选择等前沿技术的重点突破下,团队针对抗性强、花期长、花色新、花型奇特等方向,定向创制适应市场需求的新品种。

南京农业大学湖熟菊花基地作为全球保存种质资源数量最多与遗传多样性最丰富的菊花种质资源库,在这里保存着5300余份资源,包括18个属37个种的野生资源316份,传统菊、园林小菊、切花菊、功能性菊花等品种3000余个,为菊花新品种培育和全产业链的创新提供了战略储备,也成为筑牢菊花“中国芯”的坚定底气。

团队持续选育出不同花期的切花菊、园林小菊、茶用菊等系列新品种400余个,授权国家发明专利83件,国家植物新品种权148个,20个品种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鉴定。新优品种的育成为“中国花”用“中国种”提供了品种支撑,截至2025年,育成的切花菊、园林小菊品种已分别占商业化品种的30%和60%,辐射70%产区。

以南农小金星为例,这个2015年育成的切花菊新品种,推出不久就成了龙头切花企业的主推品种之一。2023年数据显示,南农小金星单品年销售量达数百万支,广泛应用于婚庆、节日装饰及日常鲜切花市场。

王海滨透露,原来菊花是没有蓝色基因的,目前团队已经利用转基因技术,培育出蓝色的菊花,未来将根据市场需求推出。“我们还利用多基因做底将荧光的基因转入菊花里面,‘荧光菊’可以在没有光的情况下自发光,晚上也能赏菊,这也是未来有望能面世的新品种。”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真正有助于缓解便秘的食物是它 我国首颗海洋盐度探测卫星完成在轨测试
新型光电神经网络架构让光电计算精度更高 神秘宇宙“斑点”究竟是什么?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