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首届微生物学科发展与产教融合大会在山东大学青岛校区召开。此次大会旨在全面梳理山东大学微生物学科75年发展脉络,总结微生物改造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30年建设成果,同时推动学科链、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的深度融合与协同发展。来自海内外的学界精英和校友、企业代表等1000余人齐聚一堂,共话微生物学科发展与产教融合新路径。
大会现场
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教授邓子新,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微生物学会理事长徐建国,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研究员印遇龙,欧洲科学院院士、德国亥姆霍兹感染研究中心主任约瑟夫·彭宁格微生物改造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张友明,山东省科技厅党组书记、厅长孙海生,山东省教育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王浩,青岛市政府副秘书长、市政府办公厅党组成员陈万胜出席大会。
中欧生物制造联合论坛启动
山东大学党委副书记陈宏伟表示,微生物学科是山东大学的传统优势学科,微生物改造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已成为国家科技攻关的战略新高地。学校将以此次大会为契机,进一步推进微生物学科发展与产教融合,为国家建设贡献更大力量。
徐建国指出,当前学科交叉融合趋势愈发明显,微生物学正成为众多前沿领域的创新策源地。中国微生物学会将一如既往地支持山东大学微生物学科发展,携手各方推进微生物科技自立自强。
产教融合发展集中签约仪式
孙海生强调,微生物改造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作为山东省科技厅建设的高能级创新平台,为山东省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山东省科技厅将从强化创新策源能力、深化产学研合作、加快高层次人才培育三方面持续发力,加快构建一流科技创新生态。
王浩表示,山东省教育厅将以更大力度整合优势资源,持续支持学科和实验室建设发展,期待山大微生物学科为教育强国、科技强国建设贡献山大力量、展现山大担当。
王祖农教育基金启动 山东大学供图
会上,微生物改造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形象片《山河入微》正式发布,“中欧生物制造联合论坛”正式启动。期间,“产教融合发展集中签约仪式”举行,山东大学与深圳华大基因股份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王祖农教育基金”启动仪式也顺利举行。
大会期间,生物制造“四链融合”大会、生命学科发展论坛、山东大学微生物校友会工作会议同时举行,与会专家学者就相关话题展开深入研讨,为微生物学科的未来发展出谋划策。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