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2025科学教师特色研修班(粤港澳大湾区STEM专题)在深举办 |
|
|
10月20日至24日,由教育部教师工作司、中国科学院学部工作局指导,中国科学院行政管理局、广东省教育厅、中国科学院广州分院、中国海洋发展基金会主办,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简称深圳先进院)、深圳理工大学承办的2025年科学教师特色研修班(粤港澳大湾区STEM专题)在深举办,来自内地和港澳地区中小学校的骨干科学教师首次“同班”研修,共探科学教育新路径。
开班仪式上,中国科学院学部工作局三级职员周德进表示,今年是中国科学院与教育部携手实施科学教师特色研修计划的第三年。本期研修班以“大湾区”与“STEM”为鲜明特色,在学员构成与教学主题上呈现突破性亮点:一是创新学员编组模式,首次实现香港、澳门与珠三角九市骨干教师同班混编,构建大湾区教育协同发展的创新生态;二是聚焦“STEM”前沿理念,倡导以项目式学习、探究式学习等创新方式重构教学场景,精准对接新时代对创新型人才的迫切需求,为学生未来职业发展与社会适应能力奠定坚实基础。
中国科学院广州分院院长、分党组副书记任海表示,作为中国科学院在华南的派出机构,广州分院在高端科研资源科普化、科学家精神传承、科学素养提升方面开展了积极探索。本次研修班集合了大湾区各地的优秀科学教师,以STEM教育理念为引领,为跨学科科学教育提供了实践样本与方法支撑。广州分院将进一步向社会开放科学教育资源,围绕STEM教育理念,联合高校、教研机构开发教师培训课程,助力大家从“知识传授者”向“科学探究引路人”转型。
开班仪式。深圳先进院供图
?
20日当天,中国科学院院士吴奇以《彻底端牢中国饭碗和食品加工》为题分享报告;国家特约督学、深圳市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刘根平围绕《AI时代学习生态系统的范式革命》进行专题演讲。此外,研修班还邀请到21位科学与教育领域的专家学者,开展前沿科学报告、专题分享和科学课程研讨,助力研修教师夯实科学素养。
为期五天的研修中,53位来自内地和港澳地区中小学校的骨干科学教师先后走进深圳先进院、深圳理工大学、深圳合成生物研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深圳理工大学附属中学、科大讯飞、深圳国土空间智慧治理实验室、深圳市南山区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实验学校等,深入了解合成生物学、人工智能、量子科学等前沿领域最新进展,并参与到多场STEM教学案例分享与课程研讨中,拓宽科学视野,提升科学教育教学能力。
近年来,深圳先进院积极实施中国科学院“高端科研资源科普化”计划和“‘科学与中国’科学教育”计划。自2011年至今,深圳先进院公众科学日已步入第15个年头,逐步构建起了覆盖全年龄层的“中科科普体系”,通过实验室参观、科普讲座、趣味实验等活动,向公众传播高质量、规范化、成体系的科学教育理念。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