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朱汉斌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5/10/24 16:01:21
选择字号:
2025年全国竞技体育科学论文报告会在广州举行

 

10月23日,由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主办、广州体育学院承办的2025年全国竞技体育科学论文报告会(以下简称科报会)在广州体育学院开幕。本次科报会以“科技赋能,智引未来:竞技体育科学的创新与突破”为主题,汇聚全国体育与科技领域的顶尖智慧,旨在助力我国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

隆胜军致辞。广体宣供图,下同

  ?

国家体育总局科教司副司长隆胜军在致辞时指出,竞技体育在加快建设体育强国中承担着重要使命。面对国际体坛激烈竞争的机遇与挑战,国家体育总局党组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引领,持续加强顶层设计,目前正积极推动设立“科技强体”国家科技重点研发专项,着力构建服务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的技术支撑体系。

广东省体育局副局长朱红伟表示,本次科报会紧扣时代脉搏,聚焦竞技体育发展中的关键科学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当前,广东省正全力以赴推进第十五届全运会和残特奥会的筹备工作,期待与会嘉宾围绕竞技体育实践中的难点与挑战,分享最新科研成果,交流先进实践经验,为赛事备战和竞技水平提升提供新方法与新思路。

朱红伟致辞。

  ?

朱小燚代表第十五届全运会和残特奥会广州赛区执行委员会、广州市人民政府致辞。他表示,广州正全力以赴冲刺十五届全运会的各项筹办工作,并深切体会到科技力量在赛事组织中的关键作用。国家体育总局将本次科报会交由广州体育学院承办,在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引擎广州市举行,既是对广州的充分信任,也为大湾区体育事业发展提供了重要契机。作为东道主,广州将以一流的服务保障体系,全力确保科报会圆满成功举办。

作为第十五届全运会筹备期间的重要学术活动,本次科报会不仅为全国体育科技工作者搭建了交流平台,更将为“科技全运”的落地提供理论支撑与技术方案。广州体育学院党委书记米银俊致欢迎辞时介绍了学校近年来在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建设、国家羽毛球学院和国家足球学院等“国字号”学院建设、高水平科学研究等方面取得的成效。他指出,学校将竭诚做好服务保障,期待通过学术交流探索竞技体育科研新路径,用前沿成果为“科技全运”保驾护航。

签约现场。

  ?

会上,广州体育学院与百度飞桨正式签署合作备忘录,双方将围绕“AI+体育”,基于百度飞桨与文心大模型,在建设体育行业数据集、开发体育人工智能课程与实训平台、探索联合申报科研项目、推动技术应用等多领域展开合作。此次合作旨在促进人工智能技术与体育训练、健康促进等方向的深度融合,为体育领域的智能化发展注入新动能。

主报告环节由广州体育学院党委副书记、校长胡敏主持。南方科技大学机器人研究院院长戴建生以《具身智能下的机器人与体育融合》为题作首场报告。他从全球及中国机器人市场的快速发展的现状切入,系统回顾了机器人、人形机器人、机器人与AI、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的发展历程,重点阐述了机器人在运动训练、运动康复等方面的应用与影响。他指出,具身智能下机器人与体育的深度融合,将彻底变革训练、竞赛、康复等各个环节,推动体育领域进入“人机共融”的新阶段。

圆桌会议现场。

  ?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闫琪作题为《竞技体育科研中的多学科交叉与融合》的报告。他从范式转变、数据驱动、实践探索、未来展望四个部分系统阐述了竞技体育科研中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必要性与实践路径。他强调,多学科融合已成为现代竞技体育科研的核心范式,是中国竞技体育发展的必由之路,而数据驱动和康复体能一体化则是实现这一范式的关键支撑。

圆桌会议环节,会议以“科技产品创新与竞技体育训练变革”为主题,汇聚来自学界与企业界的多位专家代表,共同探讨人工智能时代科技与体育融合的新机遇,重点围绕AI如何破解训练中的“经验依赖”难题、智能产品从“技术落地”到“效果提升”等问题展开深入交流,并就未来AI与体育训练融合的新场景、新方向提出前瞻性见解。

会议期间,与会人员围绕“数智训练”“可穿戴装备”“奥运备战”“运动康复”等主题举办26场专题报告,并设置科技成果展示、墙报交流环节,进一步推动学术成果与实践应用的融合。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我国首颗海洋盐度探测卫星完成在轨测试 新型光电神经网络架构让光电计算精度更高
神秘宇宙“斑点”究竟是什么? “向上生长”的芯片,突破摩尔定律限制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