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孟凌霄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5/10/23 21:11:48
选择字号:
《追踪学生成长》新书发布会举办

 

10月21日,《追踪学生成长: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监测的探索与实践》新书研讨暨发布会在北京大学举办。本书由麦可思研究院创作,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该书以扎实的数据分析,展示了我国高校从招生规划、教学过程、学生发展到毕业生就业质量这一人才培养的全过程,阐释高校“输入—过程—输出”的理论模式;通过对成果导向的质量监测体系进行分析,提供了大量教学管理、质量监控、院校评估、就业指导等各方面的实际案例。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院长蒋凯出席发布会,他表示,这本书的出版意义深远,为我们理解人的发展这一复杂命题,开启了一扇基于长期系统科学监测的窗口。

北京大学出版社总编辑汲传波、麦可思创始人王伯庆代表主办方分别致辞。汲传波表示,这部新书基于大量一手数据,为高校未来的质量评估改革提供了前瞻性思路。当中既有对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监测的核心概念、理论基础的系统阐释,也有从生源管理与招生管理、在校生成长跟踪评价、就业率与就业力到教学评价的全流程追踪分析。

北京大学出版社党委书记、董事长夏红卫,与蒋凯、王伯庆、麦可思首席科学家程星共同为新书揭幕。

本书作者、麦可思研究院的研究团队代表王伯庆和程星,分享了新书背后的积累、研究、思考及写作过程中的故事。

王伯庆表示,该书讲述了实践中的做法,虽有理论阐述,但更关注实践操作以及操作过程中需要注意的要点。本书在招生、生源分析、毕业生跟踪、学生成长以及教学评价等方面,都聚焦于一个核心:所呈现的内容能否得到学校管理者的认同,能否帮助他们进行管理、制定培养目标、评价课程体系和学习成果。

程星则详细介绍了新书研究数据的四大显著特点。分别是,具有理论依据,时间跨度大,覆盖1500所大学,数据具有针对性。该书运用数据解决3个问题:一是为已知的事情提供证据,教育中有很多已知现象,但决策需要坚实的证据支持。二是为未知的事情提供线索,例如新生调查,很多高校管理者认为不重要,但在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利用工具调查新生特点,能为大学制订个性化培养方案提供依据。三是为决策提供依据,书中记录了收集数据的缘由,学校中层或校级管理者可通过数据对比,作出更有针对性的决策。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新型光电神经网络架构让光电计算精度更高 神秘宇宙“斑点”究竟是什么?
“向上生长”的芯片,突破摩尔定律限制 地球大气二氧化碳含量达创纪录水平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