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叶满山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5/10/22 21:58:21
选择字号:
《核科学大讲堂——写给青少年的核科普丛书》新书发布会举办

 

10月16日,在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61周年之际,“致敬两弹伟业、献礼兰大盛会”《核科学大讲堂——写给青少年的核科普丛书》新书发布会在兰州大学城关校区举行。中国科学院院士、稀有同位素前沿科学中心主任严纯华,兰州大学副校长、核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陈熙萌,丛书总主编、稀有同位素前沿科学中心常务副主任吴王锁教授等出席活动。发布会由核科学与技术学院党委书记周莉箴主持。

严纯华对丛书的出版表示祝贺,并向为此付出心血的主编及编写团队致以诚挚敬意。他回顾了我国核科学事业从“两弹一星”到新时代前沿探索的发展历程,并表示,青少年是科学事业的未来,这套丛书以通俗语言解读核科学知识,打破公众对核科学的认知壁垒,对培养青少年科学素养、传承“两弹一星”精神具有重要意义。

陈熙萌表示,兰州大学作为我国核科学人才培养与科研创新的重要基地,始终致力于推动核科学知识的广泛传播。此次丛书的出版,是学校将核学科优势与科普教育深度结合的重要举措与可喜成果,必将为青少年打开了解核科学的全新窗口。

兰州大学出版社副总编辑法伊莎介绍了丛书从策划到出版历时四年多的过程。与会嘉宾代表共同启动了“光源”,丛书主创人员共同见证新书发布。

启动仪式后,吴王锁分享了创作初衷与心路历程。他表示,本套丛书用“青少年视角”解读核科学——在保证科学性的基础上兼顾趣味性,消除“核恐慌”,传播核科学知识,培养核科普人才,每一本书都力求让核科学知识“看得见、读得懂、用得上”。

本次活动由稀有同位素前沿科学中心、核科学与技术学院联合主办,兰州大学出版社协办,通过科普书籍传播核科学知识,破除公众“谈核色变”的认知偏差,激发青少年对微观世界的好奇,推动全社会形成对核科学更全面的认知。兰州大学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机关党委、党委宣传部、国内合作处、出版社、科学技术协会负责人,丛书各分册主编、出版社相关人员、核学院部分班子成员,中央及省市主流媒体记者,兰州大学师生代表共同参加本次发布会。

据了解,《核科学大讲堂——写给青少年的科普图书》系列丛书共6册,分别聚焦核安全、核环保、核医疗、核燃料、核技术、核人物六大主题,形成了完整的核科普知识体系,以青少年喜闻乐见的方式,将深奥的核科学转化为青少年看得懂、喜欢看的“常识”。不仅能为青少年提供系统、全面的核科学启蒙,还能让读者了解人类120多年来核科学领域的艰难探索,学习“两弹”元勋“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的精神风范,体悟中华民族“和合共生”的历史基因。该丛书已同步在全国各大书店及线上平台上架。作为兰州大学打造“兰大核科普”品牌的重要成果,丛书后续还将走进中小学开展科普讲座,让核科学知识惠及更多青少年,助力培养具备科学素养的新时代人才。

发布会现场。兰州大学供图。

  ?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神秘宇宙“斑点”究竟是什么? “向上生长”的芯片,突破摩尔定律限制
地球大气二氧化碳含量达创纪录水平 太阳上也会下雨,科学家找到原因了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