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晨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5/10/22 20:43:03
选择字号:
多国专家齐聚共话世界杂草科学未来
国际杂草科学联合大会(IACWSC 2025)在江苏南京召开

 

在全球气候变化与农业转型背景下,难治杂草已经对世界农业可持续发展构成严峻挑战。创新草害防控技术,对保障全球粮食与生态安全至关重要。

10月19~24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以下简称植保所)与南京农业大学在江苏南京承办召开国际杂草科学联合大会。大会由第9届国际杂草科学大会、第29届亚太地区杂草科学大会和第17届中国杂草科学大会联合主办,这在国际杂草科学会议史上尚属首次。来自42个国家和地区的600余名专家学者参会。据悉,我国曾于2001年与2012年分别在北京和杭州成功承办亚太与国际杂草科学大会。

亚太地区杂草学会主席、中国农科院植保所研究员李香菊介绍,杂草是全球性威胁农业生产和生态安全的重要常发性有害生物。据联合国粮农组织估算,杂草每年造成10%~15%的农业产量损失。2024年,中国粮食播种面积约1.19亿公顷,农田杂草发生面积高达1亿公顷,占比超过85%,年均造成的经济损失超千亿元。

李香菊说,当前,在全球气候变化与农业转型背景下,难治杂草危害加重、群落演替加速、除草剂抗性蔓延与药害事故频发等问题日益突出,对农业可持续发展构成严峻挑战。创新草害防控技术,对保障全球粮食与生态安全至关重要。

与会者在田间考察水稻受到的杂草侵扰。中国农科院供图

  ?

大会以“新技术引领杂草科学发展”为主题,除特约报告外,还设置了分会场报告、研究生专场、圆桌对话、田间观摩等多种形式,重点围绕杂草生物学、生态学、分子机制、智能识别、抗性治理与绿色防控等关键领域的新进展,分享各国成功经验,凝聚科学共识,共谋未来发展路径。会议聚焦气候变化、种植结构调整、除草剂不合理使用等导致的杂草致灾规律变化、草害防控技术需求等关键问题展开专题讨论,提出多项针对性对策与建议。

大会系统展示了我国杂草科学研究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为应对全球杂草挑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方案。它不仅搭建了高水平的国际合作桥梁,也为构建高效、可持续的杂草治理体系注入了新动能。

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员柏连阳倡议,全国杂草科研工作者以此次大会为契机,进一步拓展合作网络、激发创新动能,共同推动世界杂草科学事业扬帆远航,为实现“更好生产、更好营养、更好环境、更好生活”的美好愿景而不懈奋斗。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神秘宇宙“斑点”究竟是什么? “向上生长”的芯片,突破摩尔定律限制
地球大气二氧化碳含量达创纪录水平 太阳上也会下雨,科学家找到原因了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