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江庆龄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5/10/20 18:43:24
选择字号:
以科技考古为载体,362件展品再现伟大抗战精神

 

10月20日,“愿以此身长报国——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专题展”在上海中共一大纪念馆隆重开幕。

展览以科技考古为载体,以发生在山西方山、河北肃宁、安徽全椒的三个抗战故事为脉络,通过362件珍贵展品与创新展陈,再现抗战英烈的生命轨迹,诠释伟大抗战精神的深刻内涵与时代价值。

展览结尾的沉浸式致敬空间。

  ?

“这个展览非常独特的是,我们选择了一个非常小的切口去讲述三个故事,以平凡而伟大的人物去反映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的中流砥柱作用。”策展人、中共一大纪念馆陈列研究部馆员渠雨桐表示,通过科技考古技术可以让历史变得更加有深度,而历史也让技术变得更有温度。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展览也是复旦大学分子考古实验室将前沿学术成果系统运用于历史展示的实践。

为了让无名烈士墓碑不再无名,帮无名烈士找回丢失的名字、找到回家的路,自2015年起,复旦大学分子考古实验室副教授文少卿团队致力于烈士遗骸鉴定、为烈士寻亲等工作,先后完成1600多具疑似烈士遗骸和100余位疑似烈士亲属的DNA鉴定工作。

在展区内,观众能够了解到DNA鉴定如何让多位无名烈士重获姓名,锶同位素分析如何追溯烈士的来路与征途,病理创伤鉴定如何还原战场的残酷,颅面复原技术如何更让烈士容颜跨越时空再度清晰等前沿技术。

复旦大学分子考古实验室相关展品。图片均由复旦大学提供

  ?

“每一个烈士事迹都是一部生命的史诗。借助展览,观众可以了解我们的阶段性成果。我也在筹备过程中,回想其很多考古发掘时的事情。”文少卿说道。

展览由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复旦大学、山西省退役军人事务厅、河北省退役军人事务厅、安徽省退役军人事务厅共同指导,中共一大纪念馆、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联合主办。展览将持续至12月21日,期间主办方将配套开展专题导览、科普讲座与线上展示等活动。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神秘宇宙“斑点”究竟是什么? “向上生长”的芯片,突破摩尔定律限制
地球大气二氧化碳含量达创纪录水平 太阳上也会下雨,科学家找到原因了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