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江庆龄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5/10/20 11:46:54
选择字号:
有望改写国际指南,中山医院最新肝细胞癌治疗成果发布

 

当地时间10月19日,在欧洲肿瘤学会(ESMO)年会上,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院长周俭受邀作报告,发布并解读了“卡瑞利珠单抗联合阿帕替尼用于可切除肝细胞癌(HCC)伴中高危复发风险患者的围手术期治疗:一项多中心、开放、随机对照2/3期研究(CARES-009)”。

周俭在ESMO受邀作报告。图片由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提供

  ?

该研究者发起的临床研究由周俭牵头,在中国16家肝癌诊治中心开展,是全球首个在HCC围手术期治疗取得阳性结果的III期临床试验(NCT04521153)。会议当天,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柳叶刀》,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威克斯纳医学中心教授蒂莫西·M·帕利克和德克萨斯大学MD安德森癌症中心教授哈迈德·卡塞布发表评论:“CARES-009等研究凸显了肝癌多模式治疗方面取得重要进展,这对推动围手术期系统治疗继续发展并在肿瘤治疗中占据更重要的地位,具有引领价值。”

中国是全球肝癌负担最重的国家,防控形势严峻。对于可手术的肝癌患者,大部分面临术后复发风险,术后5年复发转移率高达60%~70%。临床上迫切需要借助围手术期综合治疗等多学科手段,降低术后复发风险,提升患者总体生存率。“新辅助+手术+辅助”的“三明治”式治疗模式具有潜在优势,有望成为可切除肝癌的重要综合治疗策略。

因此,研究团队设计了CARES-009研究,旨在评估卡瑞利珠单抗(艾瑞卡)联合阿帕替尼(艾坦)用于中高危复发风险可切除HCC患者的围手术期治疗效果。

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可切除伴中高危复发风险的HCC患者,相较于单纯手术治疗,“双艾”新辅助+手术+“双艾”辅助的“三明治”式围手术期治疗可显著延长患者的中位无事件发生生存期,疗效翻倍。

周俭表示,CARES-009研究颠覆了当前治疗格局,有望改写国际指南,标志着肝癌治疗正式进入“慢病化管理”和“追求治愈”的新时代,让更多患者实现长期生存乃至临床治愈。该成果也意味着基于中国团队的肝癌围手术期“三明治”式治疗模式从“中国探索”走向“全球方案”,将激发全球范围内对肝癌围手术期治疗创新研究的启动与推进。

相关论文信息:http://doi.org/10.1016/S0140-6736(25)01720-9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向上生长”的芯片,突破摩尔定律限制 地球大气二氧化碳含量达创纪录水平
太阳上也会下雨,科学家找到原因了 高温电催化甲烷高效协同转化发现新途径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