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媛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5/10/19 15:23:56
选择字号:
联合疗法成功诊治罕见糖尿病性硬肿症

 

近日,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皮肤科副研究员刘亚乐联合教授霍佳、刘艳成功治疗一例罕见糖尿病性硬肿症。相关病例报告发表于美国糖尿病协会官方期刊《糖尿病护理》,不仅展示出联合疗法在该病治疗中的潜力,也为临床处理类似复杂病例提供了新思路。

网站截图。


患者男性55岁,有8年2型糖尿病史,且血糖控制欠佳。近3年来,其后颈及上背部出现皮肤硬化并伴活动受限,曾长期被误诊为“颈椎病”,但治疗效果不佳。该院皮肤科主任耿松梅接诊后,通过系统查体及鉴别诊断,排除了硬斑病、硬化性黏液水肿及胶原系统疾病等,结合患者的糖尿病史及典型皮肤表现,建议行皮肤活检与阿新蓝染色以明确诊断。病理结果最终证实为“糖尿病性硬肿病”。

糖尿病性硬肿症是一种罕见结缔组织病变,多发生于长期血糖控制不佳的糖尿病患者,临床以颈、肩、上背部皮肤出现弥漫性、非凹陷性、木板样硬化为特征。该病病程迁延、治疗困难,易被误诊。

患者收治入院后,医生对其进行全面评估。鉴于本病与糖尿病的密切关联,同时结合文献支持及患者硬化症状显著等特点,经充分沟通,团队为其制定了一套个体化联合治疗方案:初期采用低剂量皮质类固醇联合隔日利用长波紫外线(UVA)光疗,后续调整为低剂量类固醇、联合霉酚酸酯并持续UVA治疗。治疗一个月后,患者皮肤硬化程度显著改善,颈部活动度明显恢复,目前病情持续缓解。

“糖尿病性硬肿症典型表现为蜡样非凹陷性皮肤硬化。”刘亚乐提醒,如出现硬化症状逐渐向肩背部发展,伴随颈肩部部活动明显受限时,应高度警惕本病可能,建议尽早皮肤科就诊。对于已经确诊的患者,除了规范治疗外,也应在日常生活中坚持健康习惯,包括适度控制饮食、合理运动、控制体重,并且严格监测血糖、血压,全面管理代谢指标,以延缓疾病进展、提升生活质量。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地球大气二氧化碳含量达创纪录水平 太阳上也会下雨,科学家找到原因了
高温电催化甲烷高效协同转化发现新途径 流氓行星出现“恒星级”增长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