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北京交通大学教育家精神宣讲团成立暨首场报告会在该校举行。
北京交通大学党委书记陈子季指出,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教育家精神是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召唤,也是学校建设特色鲜明世界一流大学的核心动力。他强调,成立教育家精神宣讲团,不是简单“树典型、讲故事”,而是要从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个人和国家的关系当中,深刻理解教育家精神的时代价值。他希望全体教师自觉以教育家精神为引领,积极进取、锐意改革,不断开创学校事业发展新局面。
会上,北京交通大学教育家精神宣讲团正式成立。北京交通大学党委副书记姚念龙宣读了北京交通大学教育家精神宣讲团组成与讲述育人故事案例获奖教师名单,并介绍宣讲团成立背景。
据介绍,北京交通大学教育家精神宣讲团由学校16个单位的30名优秀教师代表组成。他们当中有黄大年团队成员、首都劳动奖章获得者、首都最美巾帼奋斗者、宝钢优秀教师、北京市教书育人先锋、北京市教学名师、三八红旗奖章获得者、北京市讲述育人故事优秀案例获奖者等典型代表。
首场报告会以溯源、铸魂、传承、云巅、通途“五站巡礼”展开叙事。
该校人事处教师杨渊讲述了茅以升、金士宣、王梦恕等老一辈交大人以及新时期学校教师团队、名师的奋斗故事,串联起交大百卅育人史。
“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是点亮一束光。”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该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王永凤讲述了以思政课堂为桥,传承教育家精神,让理论与青春对话照亮青年学子奋斗之路的心路历程。
该校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教授章嘉懿以《传知、传道、传承》为题,分享了在从事科研攻关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淬炼科研精神、坚定科研报国信念的科研育人实践。他表示:“科研不仅是攻克难题,更是锤炼意志、培育科学精神的过程。”
而该校土木建筑工程学院教授杨娜和王萌则以“对话”形式,展示了25年来团队坚守雪域高原进行古建科技保护,并以此为育人载体为学生讲好钢结构的动人故事。他们表示将在教育家精神的引领下,将钢结构的“新”与古建筑的“美”相结合,讲好“创新和传承”这门大思政课。
该校机械与电子控制工程学院教授刘志明及其团队依次登台,讲述了团队坚守爱路报国理想,三代人接力奋斗攻克高速列车结构可靠性技术难题,把论文写在钢轨上的感人事迹。
据介绍,北京交通大学教育家精神宣讲团根据宣讲内容共分为“精神坐标与‘大先生’”“我/我们的育人故事”“交通强国中的交大人”“向光而行做大国良师”4个宣讲模块。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