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江庆龄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5/10/18 19:09:51
选择字号:
聚焦智能时代中欧工程教育合作,《同济宣言》发布

 

10月17日,以“智能时代的工程教育与全球合作”为主题的2025中欧卓越大学校长对话会在同济大学举行。来自中国、德国、法国等国家的45所高水平大学校长、副校长,以及知名企业代表、国际知名学者齐聚,共同探讨智能时代中欧工程教育合作的未来。

作为此次对话会的成果,《共塑智能时代的工程教育与全球合作——2025中欧卓越大学校长对话会同济宣言》(以下简称《同济宣言》)发布。

《同济宣言》指出,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大学唯有开放、协同、信任、合作,才能让教育更好地造福人类,为人类文明的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应致力于突破传统教育框架,善用人工智能技术,共同探索虚实融合、人机共生的教育新形态;共同致力打破传统工程教育的学科壁垒,深化产教融合育人,共同打造开放无界、协同共赢的创新新生态。

《宣言》号召,以中欧卓越大学校长对话会为平台,推动构建一个更具韧性、更加深入的国际合作网络。整合学生流动、教师互派、合作办学、联合科研、论文发表等大学间传统国际合作的范式,共同打造一个知识共享、人才共育、科研协同的多边生态系统,构建一个新型大学合作网络。

活动现场。图片由同济大学提供

  ?

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怀进鹏在视频致辞中表示,当前,教育交流合作和价值引领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加重要,卓越大学更应当成为跨越国界、弥合分歧、推动发展的重要力量。他希望中欧高校携手努力,共同打造加强中欧高等教育对话、凝聚共识的机制平台,应对可持续发展挑战、提出更多有效方案的机制平台,推进文明互鉴、增进友谊的机制平台。

同济大学党委书记、中国工程院院士郑庆华表示,在科技革命浪潮特别是AI加速演进的当下,全球高等教育治理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新挑战与新机遇。中欧高校应该搭建更开放、更高效的合作网络生态,凝聚多边协作合力,实现人才培养质量与科研创新成果的“倍增效应”。

德国学术交流中心秘书长西克斯指出,面对全球共同面临的重大挑战,唯有各国团结起来,加强广泛的国际交流协作,才能共同探寻可行的解决方案,共创更加美好的未来。

主题论坛一聚焦“人工智能时代的国际高等教育重塑”议题,意大利威尼斯大学校长李集雅,法国国立应用科学学校集团主席全权代表德·拉布多奈,同济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杨金龙等15位大学校长、副校长先后作报告。他们一致认为,人工智能为重塑高等教育带来了新机遇,大学要推动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教学和科学研究,探索智能时代人才培养新模式和科学研究新范式,但同时要持审慎态度,确保在教育教学与科研中负责任地使用人工智能。

主题论坛二的议题为“工程教育中的跨界融合和国际网络构建”,德国布伦瑞克工业大学校长、德国理工大学9校联盟主席伊特尔,西班牙加泰罗尼亚理工大学校长托雷斯,上海交通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丁奎岭等18位大学校长、副校长等先后作报告。他们表示,为应对全球性挑战,深化跨学科、跨国界的广泛交流合作成为当前工程教育的必然选择。大学要打破学科壁垒与地域界限,构建开放、协同、共赢的工程人才培养新生态,合力培养能真正引领未来的卓越工程师。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地球大气二氧化碳含量达创纪录水平 太阳上也会下雨,科学家找到原因了
高温电催化甲烷高效协同转化发现新途径 流氓行星出现“恒星级”增长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