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赵婉婷 来源:科学网微信公众号 发布时间:2025/10/17 20:28:05
选择字号:
名校一毕业生6成论文被撤,校方调查发现他还经营一家“论文工厂”

 

编译|赵婉婷 

近日,一位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的毕业生因撤稿深陷学术不端的风波。该毕业生名为Sameer Quazi,他发表的论文中已有六成遭撤稿。曼彻斯特大学的调查小组认为,Quazi还经营着一家“论文工厂”。 

Quazi最新被撤的论文于2023年发表在《抗生素》杂志。今年9月,《抗生素》编辑部发布撤稿声明称,编辑委员会无法核实该论文中列出的部分作者的身份、贡献或隶属关系,也无法确认该研究的来源。 

此外,其中两位论文作者声明,他们不知道这篇论文被提交,也从未同意发表它。 

然而,事情或许没这么简单。 

Sameer Quazi

  ?

合著者翻脸不认账?

公开信息显示,Quazi于2021年在曼彻斯特大学完成了临床生物信息学理学PGCert项目(一种比硕士更短的学习项目),随后在英国安格利亚鲁斯金大学获得生物医学理学硕士学位。

Quazi是前述最新被撤论文的一作兼通讯作者,论文题目为《通过应用基于异氰化物的多组分反应发现新型抗菌剂》。蹊跷的是,论文合著者之一Maliha Tabassum Rashid向“撤稿观察”表示,期刊从未在该论文出版前验证过她的ORCID ID(注: ORCID ID相当于科研人员的 “学术身份证”。通常,期刊会通过验证 ORCID ID,确认作者身份的真实性)。她还要求将她的名字从原始论文中删除,但被期刊拒绝。

在“撤稿观察”相关报道的评论区,有人表示,这样的无辜遭遇可能是同名同姓导致的。也有人说:“恕我无知,出版商如何在未经我同意的情况下合法地以我的名义出版任何内容?”

2023年,Quazi曾在领英更新动态,宣布这篇“备受期待”的综述论文在《抗生素》正式上线了。

Quazi写道:“谨向团队成员致以最深切的谢意与热烈祝贺:古鲁加西达斯大学的Javid Malik、科隆大学的Maliha Tabassum Rashid,以及纳维亚护理公司的Shreelaxmi Gavas。”

然而,Malik通过撤稿声明表示并不知晓自己是该论文的作者之一。但耐人寻味的是,点开Malik的领英账号可以看到,Malik于两年前转发了Quazi的这条宣布论文上线的动态。这显然说明他知晓这篇论文的发表,而Malik如今却向《抗生素》编辑表示自己与这篇论文无关。事实上,二人过去还有过4次合著经历。

看来,论文出问题后Malik打算“翻脸不认账”。

不过,Malik或许忘记了,互联网是有记忆的。

Javid Malik领英账号截图

  ?

六成文章被撤稿

除了尚存疑的“作者”问题,这篇被撤论文的“抄袭”硬伤不容忽视。

2024年,德国柏林自由大学研究员Lukas Koch在PubPeer网站匿名留言称,文中存在“令人费解的短语”,如“可持续性”一词使用“long-term viability”,而非常用的“sustainability”;“机械性理解”用“visual percepts into processes”而非固定说法“mechanistic insights”。 

Koch指出,这表明作者使用了大语言模型,大概是为了掩盖抄袭。

Koch于2024年4月向《抗生素》编辑部发邮件说明了这篇问题论文。“事实上,我只花了几分钟就发现,这篇文章至少前两部分很大程度上抄袭了其他出版物。”他还在邮件中表示,论文图表中的许多明显错误,恰恰是论文最大的新颖性和原创性。

Koch曾在领英上就此询问Quazi。Quazi回复称:“因负责化学的同事退出,图表便由第三方制作。”

此外,一位匿名者在PubPeer网站留言说,这篇论文的参考文献“乱七八糟”,并在论文截图中指出了多处所引内容与来源参考文献不符的错误。

无论如何,论文撤稿已成事实。对Quazi来说,撤稿也已不是新鲜事。就在去年,Quazi有两篇论文被Frontiers期刊撤稿,其中一篇“严重违反了作者政策和出版道德”。

目前,Quazi已有11篇论文被撤回,这占他已发表论文的六成。这些被撤论文主要涉及抗癌药物、癌症治疗、医学中的人工智能等。

讽刺的是,Quazi领英主页的个人简介一栏赫然写着:今日的科学发现是明日的技术进步。

学术声誉崩塌

早在今年1月,Quazi就因学术不端行为被曼彻斯特大学调查。

曼彻斯特大学1月发布的声明称,Quazi的问题论文不涉及在本校完成的任何研究。此外,调查小组发现Quazi的其他论文也存在大量学术不当行为,并已联系期刊出版商要求撤回10篇论文。

曼彻斯特大学的调查小组认为,Quazi经营着一家“论文工厂”。

《自然》杂志最近的一项分析表明,过去二十年在医学和生物学领域发表的所有文章中,有3%可能是“论文工厂”的产品。

Quazi尚未撤回的6篇论文中,有3篇来自施普林格·自然出版商。其中一篇已被引用超过600次,发表于《纳米级研究快报》。

施普林格·自然的传播主管Michael Stacey已向“撤稿观察”证实,出版商正在调查这些论文。

根据Quazi的领英信息,他自2019年起成为印度GenLab Biosolutions Private Limited公司的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不过,GenLab的Facebook官方账号自2023年以来就没有再发帖,其网站域名也已不复存在。

有趣的是,Quazi去年还在领英上就一篇依赖论文引用来计算大学排名的文章发表见解:“虽然我很欣赏抵制当前排名系统的做法,但抵制可能不是最有效的解决方案。改进当前的排名标准并创建一个专注于教学和研究质量的替代系统,可能更有益。”

“撤稿观察”指出,大学排名的确是一个容易被玩弄的指标,且正是“论文工厂”的重点。 

作为一名发表大量“学术不端”论文的人,Quazi的这番发言遭到网友的围攻:“骗子没有资格指指点点,你应当感到羞耻。” 

截图自Quazi言论的评论区

  ?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向上生长”的芯片,突破摩尔定律限制 地球大气二氧化碳含量达创纪录水平
太阳上也会下雨,科学家找到原因了 高温电催化甲烷高效协同转化发现新途径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