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第20届北京发明创新大赛正式启动。本届大赛延续“创新引领,发明先行,赋能未来”主题,以集聚创新资源、优化创业生态为目标,加速高精尖产业迭代与未来产业培育。
大赛赛程沿用初赛、复赛、决赛三阶段模式,覆盖电子与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光机电一体化、新能源、高效节能新能源、环境保护、社会事业、现代农业、其它领域。大赛组委会将邀请行业领军专家组成评审团,以“专业+公正”标准遴选优质成果。即日起至2026年1月5日,参赛者可通过大赛官方线上平台登录注册并完成报名。
本届大赛延续“1+N”奖励体系,主奖项“创新发明奖”奖励项目500项,其中包括特、金、银、铜以及优秀奖,N为大赛联合12家企业机构设立13项专项奖。中国发明协会、北京市妇女联合会等多家单位持续10余年支持大赛并设奖,鼓励大赛获奖项目并拓宽奖励维度。
本届大赛首次联合北京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推出“大联盟需求对接”专项行动。在启动仪式现场,联盟代表2家企业发布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无人驾驶清扫作业、布草洗涤的节能节水技术等5项技术难题,面向社会公开征集解决方案。以需求为导向,将匹配度高的方案开展技术对接与实质性合作交流,构建“企业出题、社会解题、市场落地”的创新闭环。
“需求对接”机制的落地,将打破科研与产业间的“时差”壁垒。大赛也将开展更多的企业对接,让创新力量精准锚定应用场景,避免科研资源浪费。这种“需求牵引创新”的模式,不仅为企业破解技术瓶颈提供路径,更让高校、科研团队的成果找到转化出口,实现从“实验室样品”到“产业产品”的跨越。
作为立足首都、辐射全国的公益性科技赛事,北京发明创新大赛已走过十九载春秋,累计奖励获奖项目近18000项,成为激发社会创新活力的重要平台。第20届北京发明创新大赛既是创新成果的展示舞台,更是产学研协同的对接枢纽。未来,大赛将持续以机制创新激活社会创造力,为北京科创中心建设筑牢创新根基。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