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倪思洁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5/10/16 16:08:50
选择字号:
守护地球生灵|李家堂:从小怕蛇,现在一屋子都是蛇

 

作为一名蛇类研究与保护者,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研究员李家堂不是天生的“异宠”爱好者。小时候,没见过蛇的李家堂,从老人们讲的故事里,生出了对蛇的恐惧。

2004年秋天,24岁的李家堂第一次走进导师的实验室。推开门的一瞬间,他的汗毛都立起来了。地上爬着蛇,桌上盘着蛇。柜子上、椅子上,目光所及之处,到处都是蛇,活生生的蛇。

他的导师是两栖爬行动物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赵尔宓。李家堂知道,导师实验室里趴着的都是无毒蛇,但蛇的模样仍让他不寒而栗。他壮着胆子走进去,毕竟研究蛇是他自己的选择。

在本科期间,学动物学的李家堂就注意到,蛇类在维持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稳定方面有重要作用,中国大约有350至400种蛇,其中的30%至40%被列入濒危。“这是个很有意义的研究方向。”他决定报考行业内“大咖”赵尔宓的研究生。

跟导师接受学术训练的5年里,李家堂对蛇的恐惧虽然无法完全消除,却也在一次次野外科学考察中,慢慢得到缓解。

有一次,李家堂在云南景东县的一座山里调查两栖动物,被一只趴在树上的翠绿树蛙吸引了。他紧紧盯住树蛙,轻手轻脚地靠近。就在几乎要捉住树蛙时,余光里隐约出现了一条绿色的“长绳”。李家堂心头一紧、汗毛竖立。他的头顶上方,一条又长又绿的竹叶青蛇,正对着他张开大嘴。一瞬间,李家堂被本能驱使,拔腿就跑,没跑出几步,他又壮着胆子停下来,转身把剧毒的竹叶青蛇装进样本采集箱。

后来,李家堂具备了可以带队“出野外”的能力。他发现,遇到蛇时,自己不仅不恐惧,反而会兴奋。

2015年,李家堂带领学生到青藏高原去找西藏温泉蛇。西藏温泉蛇是世界上分布海拔最高的蛇类之一,无毒,大多生活在海拔3500米以上的区域,是中国特有珍稀保护物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李家堂记得,当时天气不好,大家在海拔4000多米的地方艰难地寻找,不少人都出现了头疼、气喘等高原反应。当大家终于找到西藏温泉蛇并成功采到样本时,那一刻的喜悦难以言喻。直到今天,李家堂都记忆犹新。

之后,他带领研究团队跑遍了西藏大大小小的温泉,邂逅了数不清的西藏温泉蛇,也开展了西藏温泉蛇高原极端环境适应与演化机制相关研究。在青藏高原,他最喜欢寻找旁边有溪流的温泉,那里很可能有西藏温泉蛇的踪迹。“温泉可以给它提供热量,溪流可以为它提供鱼、蛙等食物。”

世界上分布海拔最高的蛇类西藏温泉蛇。王聿凡/摄


如今,国内外学术界只要提到“西藏温泉蛇”,大概率会想到“李家堂”。他的工作曾得到美国系统生物学家戴维·希利斯等同行专家的高度认可,并获得“中国动物学会青年科技奖”等多项殊荣。

“科学研究要摸清物种多样性的本底,了解生物适应环境的机制。只有掌握了这些之后,才能更好地支撑自然保护区设计,提供政策建议。”李家堂说,随着国家对科研投入加大,如第二次青藏高原科学考察和新疆科学考察等专项的实施,蛇类多样性明显增加,情况开始向好的方向发展。

他的团队里有很多志同道合的年轻人。除了研究西藏温泉蛇,李家堂也带着大家从动物学、基因组学、医学、仿生学等多学科视角,研究蛇类的物种多样性、时空分布格局与演化。

“我团队里清一色的都是从小喜欢蛇的年轻人,他们对蛇有特别深的感情。”李家堂说,他的实验室跟当初他导师的实验室一样,随处可见无毒蛇。为了了解蛇的全生命周期过程,实验室建立了一条“蛇卵孵化—小蛇繁育—成年蛇养护”的全生命周期链。

“我现在还是很喜欢蛇的,我相信你们见了也会很喜欢。等你哪天去我们实验室,给你们看一下!”李家堂笑着说。

李家堂。受访者供图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高温电催化甲烷高效协同转化发现新途径 流氓行星出现“恒星级”增长
颠覆认知:苔藓植物,真的不简单 中国科大发展“绿氢冶铁”新技术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