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份由英国埃克塞特大学科学家牵头撰写的关于20个地球临界点的报告指出,全球气温飙升已使珊瑚礁生态系统陷入普遍衰退状态,标志着地球首次达到气候“临界点”。如果不迅速采取行动遏制温室气体排放,地球上的其他系统很快就将达到临界点,即发生不可逆转重大变化的阈值。
据《自然》报道,一年多前,该团队发布的首个此类评估已为人们敲响警钟,但并未指出有气候临界点被突破。“现在,我们不能再把临界点当作未来风险谈论,这是我们面临的新现实。”报告主要作者、埃克塞特大学社会科学家Steve Smith说。
该报告在评估了诸如冰盖崩塌、海平面上升、亚马孙雨林退化等临界点被突破风险的同时,探讨了社会和经济变革等朝着各种积极临界点迈进的进程,如清洁能源利用。
研究人员表示,过去两年,珊瑚礁受到的影响尤为严重,使得该生态系统到达临界点。海水变暖导致全球各地的珊瑚出现白化现象,即为珊瑚提供营养、氧气并使其具有鲜艳色彩的共生藻类离开或死亡。第四次全球珊瑚白化事件始于2023年1月,研究人员估计,它已影响全球超84%的珊瑚生态系统。
美国迈阿密大学珊瑚生态学家Michael Studivan表示,最近的全球珊瑚白化事件表明,危机迫在眉睫,珊瑚礁正遭受更为严重且频繁的大规模干扰,恢复期也不复存在。
即便人类将全球气温稳定在比工业化前水平高约1.5摄氏度的水平,珊瑚礁仍会继续减少。但研究人员表示,1.5摄氏度这一阈值可能在未来几年内就会被突破。报告指出,要使珊瑚礁得以“有规模的存续”,人类不仅要阻止气温上升,还必须通过捕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将全球气温降至比工业化前水平高约1摄氏度的水平。
报告合著者、奥斯陆大学政治学家Manjana Milkoreit表示,应对不可逆转的临界点给国家和国际机构带来了新挑战,因为这些机构迄今一直专注于通过渐进措施应对长期气候变化。而防止临界点被突破,需要立即减少排放,并扩大去除大气中碳的技术规模。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