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江庆龄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5/10/5 21:53:40
选择字号:
复旦肿瘤专家受邀分享肺结节手术淋巴结清扫“中国经验”

 

10月3日,在英国帝国理工学院附属皇家布朗普顿医院“线上大查房”环节,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胸外科主任陈海泉受邀,围绕“磨玻璃肺结节淋巴结清扫的‘中国经验’”主题进行分享。

陈海泉正在进行分享。图片由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提供

  ?

在目前国际肺癌手术指南中,系统性淋巴结清扫是肺癌手术的必经环节,其目的是尽量地清扫掉引流区域有癌转移或有潜在转移的淋巴结,减少复发的可能性。陈海泉指出,这种“一扫光”的手术方式,对人体的免疫屏障造成较大隐患,会影响后续的免疫治疗的疗效。

为解决此问题,陈海泉领衔团队在国际率先提出肺癌选择性淋巴结清扫的理念——在清扫肿瘤转移淋巴结的同时,最大限度保留无转移淋巴结,以减少手术创伤,保留机体抗肿瘤免疫功能。

通过十余年努力,陈海泉团队系统总结了6条术前或术中判断肺癌纵隔淋巴结阴性状态的标准,并牵头发起一项II期的前瞻性观察性临床试验进行了验证,准确性达到100%。

这6条标准包括:影像表现为实性成分比例(CTR)≤0.5的磨玻璃成分为主型肺癌没有纵隔淋巴结转移;术中冰冻诊断为原位腺癌/微浸润腺癌/贴壁亚型肺腺癌的患者没有纵隔淋巴结转移;肿瘤位于肺上叶尖段的患者没有下纵隔淋巴结转移;肿瘤位于肺上叶,且肺门淋巴结阴性,无脏层胸膜侵犯,没有下纵隔淋巴结转移;肿瘤位于左下肺背段,且肺门淋巴结阴性,没有4L组淋巴结转移;肿瘤位于左下肺基底段,且肺门淋巴结阴性,没有上纵隔淋巴结转移。

此外,针对磨玻璃为主型浸润性肺腺癌,陈海泉团队开展了关于肺癌选择性淋巴结清扫的III期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该研究于今年7月发表于《临床肿瘤学杂志》。

临床研究入组302例患者,各有151例患者随机分配到系统性纵隔淋巴结清扫组和不清扫组,术后病理显示所有患者都没有出现淋巴结转移。随访数据显示,两组患者术后的无病生存均为100%,但相比于清扫组,不清扫组的平均手术时间缩短32%、平均出血量减少46%,平均住院时间减少13%;且不清扫组出现常见不良事件的频率显著低于系统性纵隔淋巴结清扫组。

陈海泉表示,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胸外科团队将持续总结临床经验并开展科学研究,加强与国际顶级同行的交流学习,让国际肺癌研究领域的“中国经验”惠及全球更多患者。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最新研究发现土卫二或可支持生命存在 天问二号传回自拍照,身后是地球
岩画表明人类曾在古阿拉伯沙漠中生活 风云三号H星成功发射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