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国之日短,求学之路长。不杀大虫,杀小虫何用?”9月25日至27日晚,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师生受邀携“共和国的脊梁”精品剧目、原创话剧《雕虫沧桑》登上全国舞台。在四川农业大学雅安校区体育馆内,“周尧”铿锵有力的话语连续三天响彻体育馆上空。
《雕虫沧桑》全国展演。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供图
?
作为“共和国的脊梁——科学大师宣传工程”四川汇演剧目,《雕虫沧桑》以世界知名昆虫大师,近代中国昆虫学的开拓者、奠基人和领军人之一,农业科学家、教育家、全国劳动模范、被业界称为“蝶神”的周尧教授为人物原型创作,艺术再现了他矢志报国、潜心科研、艰苦奋斗的光辉人生。
舞台上,那个为追求科学救国,远赴意大利留学,抗日战争爆发后毅然投笔从戎,奔赴抗日前线。回国第一天就穿上军装,第七天就上了战场的青年周尧,无不让观众感受他的爱国赤子之心。
演出现场,直抵人心的对白,事业与家庭的两难抉择,打赢小麦吸浆虫歼灭战的艰辛等情节,将现场观众的情绪一次又一次推向高潮。“因为心中无时无刻不想着祖国。”演出结尾,全体演员齐声高呼,慷慨激昂的声音久久回荡在体育馆内。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土木2401班学生孟伟博扮演了老年周尧,他说,这不仅是一次角色的塑造,更是一场与前辈科学家灵魂的深度对话,在角色中深刻体会到科学家精神的伟大力量。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24级学生刘瑾萱是本次四川巡演的幕后记录者,她谈道,在一次次参与记录工作过程中,真切地感受到周尧教授身上的爱国情怀,每一场演出都是一次向科学家致敬的实践。
四川农业大学广告学2024级学生郭飞龙表示,家国情怀从不是空洞的口号,他藏在舍小家为大家的抉择里,唯有将个人的“小我”融入祖国的大我,才能让家国情怀在新时代绽放出更耀眼的光芒。
《雕虫沧桑》自2015年上演以来历经10年打磨,公开演出二十余场次,观演超10万人次。看一次剧目,受一次精神洗礼,演一次科学家,一辈子追求科学家精神的信念,在校园中熠熠生辉。
“共和国的脊梁——科学大师宣传工程”是由中国科协联合教育部、文化和旅游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共青团中央、中国文联等部门,自2012年起共同实施的科学家主题宣传活动。2024年12月,《雕虫沧桑》成功入选该工程,成为全国28部入选精品剧目之一。该工程以弘扬科学家精神为核心,通过舞台剧创作、高校巡演等形式,展现科学大师的感人事迹。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