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中国科学报》记者 赵广立
学术“巨佬”也会遭遇“投稿被拒”吗?答案是肯定的。
近日,著名华裔数学家、菲尔兹奖得主陶哲轩在某数学分享平台主动报告了他最近一次论文投稿被拒的经历,引起一众“吃瓜群众”围观。
?
陶哲轩。图片来源:UCLA
“对我而言,被拒稿也是常见的事,平均每年发生一两次。”陶哲轩在这篇帖子中写道。让他意外的是,当他偶尔向学生和同事提及此事,“他们有时会惊讶于我的被拒稿率远非0”。
这让他意识到,数学研究领域更愿意公布或传播成功的故事,如论文被接收或结果被证明,而不愿意公开或宣传那些“失意的时刻”,如论文被拒或结果证明失败——除非这些所谓“失败”在某种程度上引发了公众关注和讨论。
陶哲轩认为,这种对成功故事“有倾向性的偏爱”,会让客观世界的信息传递失准、失真。“人们会认为同行们不是取得了成功就是引发了关注,而自己的个人生涯最终成为‘平凡’和‘失败’注解的唯一已知来源。”由此,他决定主动报道自己被拒稿这件事,“以示一种对更准确披露信息的姿态”。
现年50岁的陶哲轩,一直都是成功故事中的主人公——9岁学习大学数学课程,24岁获聘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正教授,31岁摘得有“数学界诺奖”之称的菲尔兹奖……世俗地说,他是最有资格坦然接受鲜花和掌声的。然而,他坦诚地向世人展示自己作为普通学者的一面——纵然科研天赋异禀,也要应对“投稿被拒”这样的常态;探寻真理的路上,任谁都不是一帆风顺。
陶哲轩此番主动“降神”,称得上是学术圈的一股正能量,有非常积极的社会意义。
我们似乎已经习惯了学术圈的“造神运动”——无论“造神者”是学者本人、其所在高校院所还是传播媒体,各类“学霸”“大佬”在信息平台随处可见。他们有的著作等身,论文发得又多又好;有的功成名就,“帽子”一顶接一顶;有的履历光鲜,年纪轻轻就达到许多人一辈子都难以企及的高度……仿佛他们生来就有超人的资质,成功唾手可得,普通人只能仰望。
他们果真生而不凡吗?至少大部分科学家并非如此。事实上,即便在科学上取得过巨大成就的科学家,也有平凡、普通的一面。比如我们熟知的杨振宁先生曾多次在报告中坦承自己动手能力差、笨手笨脚,以至于在读博期间完全做不好实验,被同学好友调侃“Where there is Bang, there is Yang!”。那段时间的不顺,让当时意气风发的杨振宁一度对科研和人生都“产生了幻灭感”。
科学的进步本来就是在逐步探索的过程中实现的,当然有成功,但更多的是失败,甚至把失败作为科学的底色也并不为过。但是,科学的影像中总难出现失败事例和失败者:科学期刊只愿意发表“阳性”结果,“宽容失败”成为一种奢谈;科学传播更喜欢“报喜不报忧”,“大牛”“大佬”之外不见“普通科研工作者”。这里有与资源分配相关的评价问题,也有大众媒体不知就里、盲目“追星”的推波助澜。久而久之,人们仿佛忘了科学发现有其要遵循的客观规律,不可能有人跳过中间必经的失败尝试而直接成功。
而在“只为成功鼓与呼”的信息环境中,很多人一旦遭遇挫折,就容易陷入自我怀疑的深渊;有的人即便取得了一些成就,也会觉得名不副实。这在心理学上被称为“自我否定倾向”,也称作“冒名顶替综合征”,心理学家称有70%的人在其生命中至少有过一次类似的感受。这种心理作用引发的负面情绪,轻则损害自尊、自信,重则导致社交障碍、阻碍职业发展。
正因如此,陶哲轩主动报告论文被拒且“年年发生”值得点赞。他不仅让人们看到了一个顶级学者也有普通人的一面,还还原了科学研究本应有的样子。这一举动尤其对广大年轻学者具有重要的劝慰作用——成功不是山坡上唾手可得的蒲公英,追逐世间美好须全力以赴,遇到失败不要过度焦虑和全盘否定自己。
当然,科学共同体也要不断完善资源分配机制和评价工具,构建一个更为开放、包容的学术环境,真正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如此人才才能脱颖而出、挺膺担当。而大众媒体亦应多到科学的“背后”看一看,把科学更本质的精彩呈现给公众,这才是真正对“真相”负责。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