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希望“救”在身边!东莞推广“社会急救4分钟救援圈” |
|
在急救领域,时间就是生命,每一秒都关乎生死。心脏骤停抢救的黄金时间是4分钟之内,每延迟1分钟,患者的存活率将下降10%。如何在救护车到达前,抓住“黄金4分钟”,赢得最佳救治效果呢?
在广东东莞,正在打造的全国首个“社会急救4分钟救援圈”示范区给出了答案——拨打120后,报警者将收到一条“救命短信”,点击短信链接就会拉起微信小程序,通过小程序“企鹅急救”视频连线救护车医生远程指导,同时精准定位报警者所在的位置。这套“短信+定位+视频”的急救模式,实现了多次成功救援。
心肺复苏32例、实施海姆立克法20例、压迫止血957例……2024年5月以来,东莞市救护车医生通过“企鹅急救”视频连线指导第一现场实现成功救援案例。东莞市卫生健康局党组书记、局长张巧利表示,该局将总结前期经验,逐步在东莞全域推广“社会急救4分钟救援圈”。
“小科技”守护“大健康”
1月20日是我国第二个国家急救日,今年的主题是“关爱生命,‘救’在身边”。有数据显示,我国每年55万心源性猝死病例警示着急救效率提升的紧迫性,心脏骤停4-6分钟黄金救援时间与城市救护车8-13分钟平均到达时间的差距,凸显了急救空窗期的严峻挑战。
通过救护车载企鹅急救系统,救护车医生视频通话远程指导急救现场救援。受访者供图
?
“社会急救4分钟救援圈”致力于打造政府主导下的应急开放平台,利用互联网的连接能力,实现急救需求与救援资源的高效匹配,变偶发式急救为“网约式”急救,包括通过“企鹅急救”,120指挥中心、医院急诊科等专业医疗力量与社会救援力量可以实现有效连接,多方、直观地进行可视化交流。
“视频指导解决了很多电话沟通中的问题,比如按压心脏的位置、怎么止血或者海姆立克法的操作,通过视频一眼就能看清楚,节约了时间和提升了效果,也让患者家属在心理上更加安心。”东莞市人民医院急诊急救区副主任李剑强表示,过去仅靠电话指导急救存在局限,患者家属往往因紧张而无法准确描述病情或实施急救。
东莞市人民医院是一家大型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也是当地最大的三级公立医院。目前,该院内接入120网络的救护车都已安装这套三方(多方)视频通话系统。
“‘企鹅急救’犹如给我们装了‘千里眼’。”东莞市医疗救护120指挥中心副主任李德琼表示,东莞已在120急救指挥调度系统中接入腾讯研发的“企鹅急救”应急响应系统,实现报警者、120报警受理者、出车医生或护士之间的多方视频通讯联动。
东莞市医疗救护120指挥中心作为院前急救的前哨,每当接到紧急报警,指挥中心不仅迅速调派就近急救车辆,同时调度员发送短信链接给求助者,通过LBS(基于位置服务)的链路升级,急救医生、120与报警者实现三方视频通话。
如果说科技支撑是“社会急救4分钟救援圈”的核心引擎,那么紧密协作是确保这一系统高效运行的润滑剂,确保整个急救过程有条不紊地进行,让每一次的急救都得到正确、快速地处理,让生命在“黄金4分钟”内得到守护。
希望“救”在我们身边
轻触屏幕,便进入急救实操的学习界面,从心肺复苏到AED的正确使用,均有画面和语音引导……在东莞松山湖“社会急救4分钟救援圈”示范区,分布着17台AI急救训考一体机,旨在让每个市民自主掌握急救技能。
2024年5月,松山湖“社会急救4分钟救援圈”示范区“落地”。此外,“社会救援圈”致力于推广和普及急救志愿者培训、AED和志愿者定位及落实等。截至目前,东莞市已有100台AED接入“企鹅急救”地图,培训14000位社会急救志愿者,其中12920余人成为“企鹅急救”平台志愿者。
通过救护车载企鹅急救系统,救护车医生视频通话远程指导急救现场救援。受访者供图
?
《中国科学报》了解到,自2024年5月1日至2024年底,东莞市医疗救护120指挥中心与呼救人、救护车医生接通了11984例多方视频通讯急救事件,视频接通率达到74%。其中,救护车医生通过“企鹅急救”小程序视频连线指导第一现场实现成功救援案例中,紧急案例包括心肺复苏32例、实施海姆立克法20例、压迫止血957例等。
“院前急救要争分夺秒。”东莞市医疗救护120指挥中心主治医师黄静仪表示,视频系统的引入加上急诊科医生指导,改善了急救现场的处理,比如在心肺复苏和止血包扎方面,医生可以通过视频直接指导报警者正确操作,提高救援的成功率,避免二次伤害。在黄静仪看来,“企鹅急救”最大的意义就是填补了院前救护车到达之前的空窗期。
从紧急时刻的远程视频指导,到精准定位的救护车导航,再到全民参与的急救培训,东莞“社会急救4分钟救援圈”以科技为翼,构建起一道坚实的急救屏障。目前,东莞市109辆120入网救护车已安装接通“企鹅急救”系统的平板电脑。
据张巧利透露,东莞计划两年内在全市铺设400台AED(心脏除颤器),培训志愿者8万名,进一步加强本市院前急救与社会急救的结合,让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急救,让AED设备更加触手可及,让更多的患者在救护车到达前的“急救空窗期”,有人敢救、有人会救、有设备可用,提高抢救成功率。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