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行勇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5/1/11 16:17:47
选择字号:
我国学者在Science发表研究成果
研发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及模块效率高达26.2%和22.8%

 

1月10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集成电路学部苏杰副教授为共同第一作者、常晶晶教授为共同作者和合作作者及单位于《科学》(Science)在线发表关于实现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商业化取得重要突破的研究成果。



目前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商业化的主要挑战之一是实现高功率转换效率(PCE)和长期稳定性。而优化其转化效率和稳定性的主要方法是控制钙钛矿薄膜中离子的迁移。尽管利用界面工程可以有效控制离子迁移,但目前文献报道的物理或化学方法会导致界面重构和初始界面性能的丧失进而影响界面载流子输运。


如何构建一种能够充分阻断离子迁移但又不影响载流子传输的界面?对于实现高效稳定钙钛矿太阳能电池至关重要。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集成电路学部常晶晶教授和苏杰副教授与北京大学周欢萍教授和张艳锋等人提出利用晶圆级连续单层MoS2插入钙钛矿/电子传输层和钙钛矿/空穴传输层界面,通过物理方法阻断钙钛矿离子向传输层迁移,并通过强配位相互作用在化学上稳定甲酰胺铅碘化物相的同时,利用Pb-S键有效钝化钙钛矿表面态和利用I型能带排布有效阻挡少数载流子传输的创新设计方案。


他们经过系列试验和测试,最终使具有MoS2/钙钛矿/MoS2配置的p-i-n型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及模块效率分别高达26.2%和22.8%,高温(85℃)稳定性在1200小时损失小于4%。


文章相关信息:


https://www.science.org/doi/10.1126/science.ado2351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2024全球海洋“热”度惊人 “先进阿秒激光设施”开工
科学家开发纳米孔糖测序新策略 即将发射!SpaceX猎鹰火箭的竞争者上线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