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江庆龄 来源:上海科技馆 发布时间:2024/9/29 16:42:37
选择字号:
献礼新中国成立75周年,上海科普大讲坛举办特别活动

 

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之际,9月28日,上海科技馆联合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复旦大学应用表面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微纳光子结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科普教育发展基金会等共同举办上海科普大讲坛国庆特别活动——“走进上海光源,探秘微观世界”。

活动邀请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上海光源科学中心主任赵振堂,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副院长、上海光源科学中心常务副主任邰仁忠,与观众共话科技强国梦,为祖国母亲献礼。

活动现场。

赵振堂在讲座中分享,上海光源利用接近光速运动的电子在磁场中转弯时辐射出的电磁波来观测物质内部结构及其动态运动,是科学研究不可或缺的利器,为科研人员提供了“看清”微观世界的强大工具。

自2009年5月6日正式对用户开放以来,上海光源已服务来自全国各地800多家单位的近5万名研究人员,成为我国目前用户和成果最多的大科学装置。目前,上海光源已建成功能齐全、性能先进的34条光束线和46个实验站。

振堂强调,上海光源已进入满负荷运行的黄金期,未来5-10年将更有力地支撑前沿研究、技术创新和产业研发。

赵振堂。图片均由上海科技馆提供

随后,邰仁忠介绍,上海光源聚焦国家战略、前沿研究和产业发展重大需求,旨在为用户提供一个跨学科、综合性、多功能的大科学研究平台,支撑创新研究。

目前,上海光源在生命科学、材料科学、凝聚态物理、化学、能源环境和医学等多个学科前沿基础研究和高新技术研发领域产生了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研究成果,有力推动了相关学科的发展,成为我国科学家参与国际竞争的强大助力。

过去15年中,用户成果有6项入选年度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9项入选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5项入选国外重大科学进展或突破,还有8项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科技进步奖和国家科技发明奖。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这款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有新进展 东西方梨“身世之谜”破解
《科研绘图理论及实操技巧》讲座举行 河口沉积物塑料生物降解机制研究获进展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