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韩扬眉,刘晓倩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4/9/10 17:09:45
选择字号:
750米!我国青藏高原环境科学钻探刷新纪录

 

9月10日,记者从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获悉,中国科学院院士方小敏带领新生代环境团队在青藏高原腹地伦坡拉盆地开展超千米钻探计划。目前,钻探深度达750米,刷新了我国青藏高原环境科学钻探新纪录。

伦坡拉盆地位于青藏高原中部,平均海拔4600米。这里沉积了距今5500万年以来青藏高原最连续的新生代地层,是我国青藏高原本部第一个产油盆地,并发现了大量热带棕榈树、樟树、栾树、裂腹鱼、攀鲈鱼、水蜘蛛等动植物化石和多层古土壤、火山灰,详细记录了青藏高原中部隆起和气候与生态环境变化历史,是研究青藏高原构造、气候、生物和生态以及他们协同演化最为关键的地区之一。

此前,学者们利用动植物化石、古土壤碳酸盐氧同位素等多种手段重建了伦坡拉盆地古高度演化历史,但对于盆地到达现今高度的时间争议较大,构造—气候—生物和生态协同演化的过程还没有建立起来。

近20年来,方小敏带领团队利用火山凝灰岩绝对年龄的限制,建立了该盆地新生代地层天然剖面高精度古地磁年代序列,发现伦坡拉盆地具有明显的两期形成演化和变形历史,即:早期至少约4200万年到2600万年缓慢变形沉陷,晚期约2600-2000万年快速变形隆升。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青藏高原地球系统基础科学中心项目”和重点项目“青藏高原中部伦坡拉—尼玛盆地印度季风演化与高原北移隆升”以及青藏高原第二次综合科学考察专项课题联合资助下,方小敏带领团队在伦坡拉盆地开展青藏高原全球首口超千米环境科学钻探计划。

未来,研究团队将融合古气候、古生物和古生态环境以及构造、沉积、地球化学等多学科分析和对比验证,揭示约4000万年以来亚洲季风进入青藏高原的历史,青藏高原腹地气候、环境和生物多样性协同演化以及油气烃源岩-干旱盐湖矿床形成过程,为全球气候变暖对青藏高原影响的模拟预测和生态环境保护、油气烃源岩形成、盐湖资源勘探开发提供重要科学依据。

在青藏高原腹地伦坡拉盆地新生代地层中发现的古土壤和动植物化石。青藏所供图

 

青藏高原腹地伦坡拉盆地超千米环境科学钻探现场。青藏所供图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固体核磁共振新进展! 新生开学,导师:8点要做,3点不要做
3颗火山玻璃珠证明月球1.2亿年前仍活着 实验室培养干细胞或成为癌症治疗突破点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