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推进系统故障,“比皮科伦坡”探测器的水星之旅变得更加漫长和曲折了。据《科学》报道,该探测器计划于2026年11月抵达水星这颗微小且很少被研究的行星,这比原定计划晚了11个月。
“比皮科伦坡”探测器近距离掠过水星的概念图。图片来源:ESA/EYEVINE/REDUX
?
“比皮科伦坡”探测器耗资18亿美元,由欧洲空间局(ESA)与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JAXA)合作开发。ESA在9月2日发布的一份声明中表示,“比皮科伦坡”任务的科学目标不会受到延迟的影响。与此同时,修正后的轨道显示,该探测器将于9月4日在重力辅助下飞越水星表面165公里处。这次与水星的相遇比原计划的距离近了35公里,为测试仪器和研究太阳风与地球磁场之间的相互作用提供了机会。
科学家计划充分利用这次飞越,启动该任务16台仪器中的10台。“比皮科伦坡”项目科学家Johannes Benkhoff在一份声明中说:“我们可以让世界级科学实验室穿越水星环境中各种未经探索的部分。”
“比皮科伦坡”于2018年10月发射,携带两个探测器,一个是ESA的水星行星轨道器,配备11台仪器;另一个是JAXA的水星磁层轨道器,配备5台仪器。这两个探测器被堆放在转移舱上,前往太阳系最小的行星。到达后,它们将分离并进入单独的轨道。到目前为止,“比皮科伦坡”已经完成了一次飞越地球、两次飞越金星、3次飞越水星。
今年4月,在水星飞行准备阶段,管理人员发现,探测器的离子推进器没有以全功率运行。离子推进器依赖于传输模块的太阳能电池板提供的电力。工程师最终发现,在太阳能电池阵列和向航天器其他部分分配电力的设备之间,出现了意想不到的电流流动,导致离子推进器电力不足。为此,ESA的飞行动力学小组绘制了一条减少推力的修正路线。
在这两个探测器进入水星轨道之前,2024年12月和2025年1月还会有两次飞越水星。届时,它们将收集有关水星超大铁核、地壳中挥发性元素以及行星磁层结构和动力学的数据。该科学观测预计将持续一年,并有可能延长。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