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朱汉斌,陈小珊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4/9/8 21:16:56
选择字号:
描绘科技未来:近3000幅艺术作品角逐
大湾区中小学生科普科幻艺术作品颁奖活动举行

 

9月7日,第二届粤港澳大湾区中小学生科普科幻艺术作品征集活动颁奖仪式在广东科学中心举行。记者获悉,经过严格评选,最终评选出120幅入展作品,其中30幅获“优秀杰出作品奖”,其余90幅获“优秀入展作品奖”。本次活动另设10个“网络人气奖”和21个“科学小达人奖”。

颁奖现场。

  ?

广东省科技馆研究会理事长、广东科学中心副主任周震寰在致辞时表示,科普科幻艺术作品不仅可以激发青少年对科学的热爱,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艺术修养。本届活动的成功举办,很好地体现了大湾区青少年对科技创新、艺术创作日益高涨的热情,同时也展示了大湾区科学教育与艺术创作融合的巨大潜力。希望通过这样的平台,可以培养更多具有创新思维和跨界能力的未来创新人才。

广东省宋庆龄基金会办公室主任刘露表示,“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为了一切孩子”,这是宋庆龄先生毕生致力的事业,17年来,广东省宋庆龄基金会秉力传承宋庆龄先生未竟事业,在培育少年儿童,关爱民族未来方面默默耕耘,此次科普科幻艺术作品征集活动的成功举办,正是宋庆龄事业在科普领域的一种传承和创新。

颁奖现场。

  ?

大赛评委、广东省宋庆龄基金会青少年美育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张思燕介绍,今年的作品内容丰富多样,涵盖太空探索、海洋保护、智能城市等多个领域。这些作品不仅展示了孩子们扎实的绘画功底,更体现出他们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和对未来科技发展的思考,展现了很好的艺术修养和科学素养。这样的活动对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创作力有着重要意义,有助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未来人才。

本次活动自今年2月启动以来,共收到来自粤港澳大湾区近3000幅科普科幻艺术作品,相比去年参与人数翻倍。来自香港荃湾官立中学的何雪攸同学凭借作品《AI与我》在初中组脱颖而出。何雪攸说:“通过这幅画,我希望传达的是科技进步并非要取代人类,而是要与人类和谐共存,共同创造美好未来。”

活动现场。

  ?

“我一直对海洋充满好奇。我想象了未来科技如何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神秘的海底世界。”小学高年级组的何映柔同学凭借作品《探索海底世界》获得了网络人气奖最高票数。何映柔表示,希望有朝一日能像探索陆地一样轻松地探索海洋深处。

活动现场,120幅入展作品以堆头的形式陈列。据悉,本次获奖作品展将在广东科学中心持续展出至11月15日。未来入展作品还将在粤港澳大湾区科技馆巡回展出。为了进一步激发创意灵感,主办方还特别邀请了艺术家和20名小画家共绘“科学魔方”,携手大湾区青少年畅想未来科技。

小画家们共绘“科学魔方”。

  ?

记者了解到,本次活动由广东科学中心、广东省宋庆龄基金会、广东新快报社联合主办,澳门科学馆、梅州市科学技术馆、珠海太空中心、深圳·红立方|龙岗区科技馆联合承办,粤港澳大湾区科技馆联盟、广东省青年美术家协会、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少儿艺术委员会、广州科普联盟联协办。

120幅优秀入展作品对外展出。本文由广东科学中心供图

  ?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超加工食品减重效果更差 微型中微子探测器有望检验物理定律
一道“超级闪电”刷新最长闪电纪录 量子电池理论研究取得新进展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