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朱汉斌,邹文平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4/9/7 15:22:10
选择字号:
剑兰切花采后品质调控研究获进展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生物基因研究中心研究员晏石娟和刘军团队,联合仲恺农业工程学院教授何生根团队在剑兰切花的采后品质调控研究方面新进展。相关成果近日在线发表于《园艺学报(英文版)》(Horticultural Plant Journal)。

基于低场核磁共振和质子密度加权磁共振成像技术的含水量测量系统模式图。研究团队供图

  ?

水分子具有极性,可与其他生物成分结合,成为生化反应的最好溶剂,保证了各种营养物质的转运。然而,作物采后脱离母体,水分子动态迁移“状态”及其分布缺乏系统研究。

该研究在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培养计划等项目的资助下,以四大切花之一的剑兰为材料,利用低场核磁共振和质子密度加权磁共振成像技术鉴定了3种不同横向弛豫时间值的水组分,经纳米银预处理后的切花束缚水和游离水在培养初期较低,但两天后各水态的信号幅值均超过对照,说明纳米银预处理增强了切花的持水能力。

同时,利用x射线能谱和扫描电镜检测发现纳米银随水分沿木质部向上运输,抑制了茎腐烂并减轻细菌在茎的阻塞。此外,该研究建立了含水率预测模型,可以快速准确地预测切花的含水量,满足切花营养液生产工艺调整的实时反馈要求。

该研究结果为进一步了解纳米材料处理对不同作物采后品质的调控提供了理论依据,对开发作物保鲜剂、延长作物寿命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016/j.hpj.2024.03.010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3颗火山玻璃珠证明月球1.2亿年前仍活着 实验室培养干细胞或成为癌症治疗突破点
大规模调查揭示万余种食物相关微生物 科学家揭示超铁元素核合成新机制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