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2日至8月25日,第十届全国大学生基础医学创新研究暨实验设计论坛总决赛暨2024“一带一路”国际大学生医学基础研究创新设计论坛在中山大学广州校区南校园举行。今年比赛中,由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统筹参赛的中山大学医学部各学院共获金奖11项,蝉联全国总决赛金牌数冠军并再创历史新高,中山大学获得优秀组织奖。
活动现场。中山大学 供图
?
“今年新增了交叉学科赛道,一共有来自21个国家的267所高校的32348名医学生报名参赛,7482个项目参与校赛、分区赛角逐,最终204所高校的876支队伍入围总决赛。”高等学校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联席会基础医学组组长董为人介绍,本次活动的参赛高校、队伍、总人数均创历史新高。
高等学校基础医学创新创业协同育人工作组组长、南方医科大学教授李凌指出,本赛事是我国基础医学领域学生学科竞赛的最高级别,也是基础医学类中学术水平顶尖、规模宏大、影响力深远、参赛院校众多的全国性大赛。期待通过这一平台发现更多优秀的医学创新项目,挖掘更多具有潜力的医学青年才俊。
“重点在于考察并培养同学们的基础知识、科学素养、思辨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中国工程院院士詹启敏介绍,“国际大学生的参与也构筑了国际交流的坚实桥梁,不断推动医学教育实现更高质量的新发展。”
对于高校来说,这场赛事是对医学教育成果的一次全面展示,也是对全国基础医学教育水平的一次集中检阅。本届赛事参赛高校、队伍、总人数创新高,是中山大学成立医学部以来承办的规模最大、参赛人数最多的赛事。
中山大学常务副校长肖海鹏说:“中山大学中山医是中国西医的发源地,是孙中山先生学医的地方,这里曾创造了中国西医史上众多‘第一’。如今,形成了由8个学院、10所附属医院组成的中国规模最大、实力最强之一的医学教育系统,始终屹立在引领医学教育事业发展的最前沿。”
大赛共决出金奖174项、银奖266项、铜奖436项。876项参赛作品涵盖了基础临床、预防医学、口腔医学、法医学、中医药学、交叉学科等6个学科组、高职高专赛道,以及“一带一路”国际论坛的基础创新研究和实验设计项目。参赛选手们以“汇报+答辩”的方式通过线上和线下形式参加比赛。
据了解,大会安排了院士论坛、颁奖仪式、医学创新人才培养论坛、金奖作品交流、学生代表发言等环节。大会还颁发了前9届全国大学生基础医学创新研究暨实验设计论坛总排名前十高校奖、卓越指导教师奖及卓越贡献奖。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