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崔雪芹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4/8/22 14:41:01
选择字号:
温室气体高精度监测技术发展及应用研讨班举行

 

生态系统固碳是实现碳中和的关键,但我国目前温室气体监测能力不足,亟需提升。8月20至21日,生态大讲堂“温室气体高精度监测技术及应用高级研讨班”在京举办。来自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ERN)、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有关部委的生态环境监测站、大气本底站、高校和研究机构等100余人参加该研讨班。

  ?

大会合照。(主办方供图)

来自中国科学院各研究所、清华大学、南京大学、比科技术、世纪朝阳等18位科学家和技术专家做了学术报告和应用案例分享。

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秘书长、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于秀波做了“CERN生态系统监测能力建设历程、成效与未来需求”的报告。

基于我国陆地碳汇“家底”不清,固碳潜力不清;陆地碳源/汇观测站点不够,精度不够;缺少CH4、N2O、NO等温室气体观测,缺少高塔CO2浓度观测,与遥感反演匹配困难等诸多问题,于秀波介绍,CERN将在选定的13个碳汇功能区建设高精度温室气体监测平台。平台建成后可开展CO2、CH4等温室气体通量和浓度等高精度监测,提升我国陆地碳汇监测、“自下而上”碳核算和“碳盘点”遥感反演的技术与能力。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研究员方运霆做了“森林土壤气态氮损失及其对全球变暖的响应“的报告,重点介绍如何利用稳定同位素自然丰度和标记技术量化森林生态系统尺度上气态氮损失的速率、微生物对气态氮(NO, N2O和N2)产生的贡献及其对气候变暖的响应,特别是通过研究案例向学员重点示范了硝化作用、反硝化作用、共反硝化作用等过程对温室气体N2O的微生物过程的贡献。

据比科技术应用科学经理王杰介绍,基于多项专利的光腔衰荡光谱(CRDS)技术,Picarro开发出温室气体浓度分析仪、痕量气体浓度分析仪、稳定同位素分析仪和配套样品处理装置以及系统集成解决方案。

我国生态环境部门、国家气象部门、科研院所和高校正积极建设温室气体高精度监测系统。这些应用研究不仅获取了大量的高精度温室气体监测数据,深化了关键区域和生态系统温室气体碳源汇关系的理解,而且产出了许多具有重要国际影响的研究结果。

参加培训班的专家和人员深入交流了温室气体高精度监测的前沿技术及应用案例,践行了生态大讲堂“传播新知识、交流新思想、展示新成果”的宗旨。

据统计,截止到2024年6月,生态大讲堂已成功举办了246次学术报告、23次学术研讨会和10次高级研讨班,2次国际高级研讨班。邀请550位国内外知名专家,线下参加人员达1.8万人次。

研讨班由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ERN)、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比科技术(北京)有限责任公司联合举办。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肉眼可见!JUICE将飞越地球和月球 航迹云带来更多气候变暖
韦布观测到巨行星 烧毁的卫星正在污染大气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