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晓军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4/8/20 7:51:03
选择字号:
大学课程不及格率高要整改?纷争背后教育观念待重塑

 

近日,浙江某高校教师在网络上曝光由于其教授的3门课程学生不及格率高于30%,学校要求该老师就此作出解释说明并提供整改方案。此事一经曝出,随即引起各方的关注及争论。

在笔者看来,如果简单地讨论学校、学生和任课老师之间孰对孰错,难免流于表面,也很难得出具有说服力的结论。要真正分析并解决此类问题,需要回到引发这一事件的两个根本问题上。

专业化的教学管理体系仍待强化

第一个根本问题是高校教学管理体系的专业化问题。

作为协调高校内部各方利益的核心机制,高校的教学管理体系是有效处理各类教学难题的基本保障。专业的教学管理体系能够有效平衡不同利益相关方的诉求,并形成多方认可的方案。

在此次事件中,如果从学生角度看,3门课程的课时少(涉事教师在网上直言,其教授的3门课程总计只有112课时)而老师的要求不低,可能会给学生带来不公平;从老师角度看,坚守学术标准是其从教的基本职责;而从学校角度看,课程及格率过低确实会影响到学生的长远发展以及学校的绩效指标。

总之,几方的诉求均无可厚非。此时,学校就需要制定一套专业的制度和程序,在各方事先沟通、讨论、认同后加以实施。如此,一旦出现相关问题,便可按照制度执行。

在这方面,国内外的一些高校已有先例。

比如,有些高校规定,如果一门课程出现超过30%的学生成绩不及格的情况,老师要从自身授课的角度分析原因。当然,此“原因”并不一定仅仅出现在老师身上,也可能是学生或者课程设置本身的问题。

对于老师的分析,学校要召开会议讨论。如有需要的话,可以邀请学生参加会议。会议应综合各种情况,对学生不及格率过高的原因加以判定。

在操作层面,一般要通过与其他院校的类似课程对比,分析该课程的考试难度,还可以对比这门课程的学生在其他课程中的及格率,以及对比过去几年中,这门课程的学生及格率。

通过这些对比和分析,便基本上可以得出各方都认可的结论,由此也就不难找到解决方案了。

比如,如果原因是课程课时与考试要求之间不匹配,课程的设计就需要进行调整,专业负责人自然成为主要责任者;如果是因为学生普遍对相关课程的学习兴趣不高、投入不够,任课老师和班主任就需要跟进关注;如果通过讨论,发现学生考试成绩不佳的原因在于考试本身难度过大,或者是一些与学生无关的因素造成的,有些国外高校便可能会整体拉高这门课程的考试分数,等等。

回到此次事件本身,从目前释放出的信息中,我们很难判断该高校是否有这样的管理规定——也许相关规定本就缺失,致使任课老师不清楚自己写说明意味着什么,因此愤而在网络上表达观点;也许学校已经有清晰的规定,但是任课老师对此并不熟悉;抑或是老师对所授课程的课时过少本就有意见,使得他不愿意遵循学校的既定程序……

具体是何种情况,作为外人的我们不得而知,但此处的关键在于应强化这种专业化的教学管理体系,并确保相关操作流程的专业性和学术判断的合理性。这样一来,不管发生什么问题都可以得到专业的应对。

基本教育观念面临调整

第二个根本问题是教育理念问题,即关于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基本观念。

比如,学生上一门课的学习目标是什么?课程对学生的意义是什么?一门课程结束后,考试的意义是什么?教师的职责又是什么?

在笔者看来,课程的及格率和教育理念之间是息息相关的,对上述问题的理解则是决定课程不及格率的更底层问题。

当前,绝大多数人对上述问题的理解都受几百年来教育体系中主流观念的影响。很多时候,我们都会有意无意地持有特定看法,并以此主导我们的学习和教学实践,从而引发了各种各样的现象和问题,包括经常出现的不及格率高的问题。

首先,学生学习一门课程的目标,到底是学会大纲中规定的特定范围内的知识和理论,还是通过课程学习使自己在某些方面的成长更进一步?

在过去几十年间,我们的教学体系处于不断固化的过程中,身处其中的学生、老师乃至社会大众普遍认为,学生学习一门课程的主要目的是掌握该课程所承载的知识。如果我们持有这样的观念,在很多时候,考试作为一种达标测试工具,就是考查学生在多大程度上掌握了这些知识。

如果秉持此种观念,一旦学生由于没有掌握课程要求掌握的知识而挂科,老师自然不会通融。然而,如果学生在一门课上最重要的收获是其在某些领域内的成长,考试就会变成衡量学生成长幅度的一种方式。此时,教师关注更多的便是学生的“增值”。

其次,课程是育人的基本单元,但在育人过程中,课程发挥的作用到底是支撑学生掌握一个个设计精妙的特定领域的知识体系,还是激发学生对特定问题的学习兴趣?今天,高校中的几乎所有专业都是由某个学科领域的几十门课程组成的,每一门课程又由更细微的学科知识体系串联起来,学生在大学走一遭,主要的任务就是学会这几十门课程里的知识。然而,这样的体系是否能有效支持每一名学生融入未来社会?学生以被动姿态吸收的知识,对他们的人生发展到底有怎样的意义?

针对上述问题,当我们把课程定位为学生学习特定知识体系的载体,抑或是将其目的定位于激发学生对特定问题的兴趣,课程的考核方式可能会截然不同,也会给老师看待自己的课程中学生的不及格率高带来新的视角。

再次,在我国学生从小学到大学的教育实践中,考试都是天经地义的。似乎每学习一门课程,就需要一次考试。但是,考试的意义是什么?是衡量学生学习了一段时间的效果,是促进学生学习的一种手段,还是学习本身?

几十年来,国际上针对考试的研究主要分为三种类型——为了衡量学习目的是否达成的考试、为了促进学生学习的考试,以及本身便是一种学习活动的考试。可以看出,不及格率高的问题只有在特定的考试类型下才会出现。面向未来的教育应该采纳哪一种理念,或者如何在一门课程中融合不同的考试理念?这是值得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思考的问题。

最后,我们也需要反思教师的职责。教师到底是学术标准的“守门人”,还是学生成长的“引领者”?尽管二者并不一定冲突,但是当出现学生考试及格率过低的情况时,教师应该如何平衡上述两种角色?学术标准和学生成长之间,该以哪个为本?二者之间又有着什么样的复杂关系?这可能是新时代教师修炼“教育家精神”时,必须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在很多人看来,以上四类问题的答案一目了然,因为今天的教育体系充满了根深蒂固的教育观念,导致身处其中的每个人都不假思索地接受了很多固有的观念。然而,近几十年来新兴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由此引发的经济、社会的加速变化,正在推动着包括高等教育在内的整体教育体系重塑。由此,我们对教育的一些基本观念也面临着调整。

自2018年以来,我国先后推出的“一流专业”“四新”学科建设、“一流课程”等项目,都旗帜鲜明地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新理念。在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冲击下,全球范围内的教育体系也在不断发出重塑教育目标和实践的呼吁。这些都提醒今天的我们,要重新审视大家习以为常的想法和做法。如果能做到这一点,也许课程不及格率高这个问题本身就不会存在,或者至少让我们从新的视角看待这一现象,会得出与以往不一样的结论。

(作者系西交利物浦大学未来教育学院执行院长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研究生怎样快速融入学科圈子? 肉眼可见!JUICE将飞越地球和月球
航迹云带来更多气候变暖 韦布观测到巨行星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