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田瑞颖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4/8/16 8:16:15
选择字号:
科学家发现植物—微生物交互作用调控湿地胞外酶对排水的响应

 

8月15日,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冯晓娟、特别研究助理赵云鹏等在《自然·气候变化》上发表最新研究成果,解析了胞外酶活性对湿地排水的差异化响应规律和调控机制。

湿地储存了全球约三分之一的土壤碳,淹水厌氧环境对胞外酶活性的抑制作用被认为是湿地有机碳长期积累的关键因素之一。然而,湿地胞外酶活性对排水的响应存在极大的不确定性,明确其背后的调控机理有助于准确预测气候变化下湿地碳动态及其对气候的反馈。

为此,冯晓娟团队在2020年—2023年期间,对我国30个经历了15年—55年长期排水的湿地,包括14个泥炭藓湿地和16个非泥炭藓湿地进行了配对采样,通过胞外酶活性测定、微生物宏基因组及植物代谢组分析,结合文献数据整合和室内培养试验,解析了胞外酶活性对湿地排水的差异化响应规律和调控机制。

研究人员发现,尽管短期排水通过增加土壤氧气含量普遍促进了湿地酚氧化酶活性,但是胞外酶活性对长期排水的响应在泥炭藓和非泥炭藓湿地中截然不同。在非泥炭藓湿地中,长期排水通过增加植物次级代谢产物,特别是抑菌酚类的含量,降低了合成酚氧化酶的微生物和相关功能基因的丰度,进而导致酚氧化酶活性下降。相反,在泥炭藓湿地中,排水导致富含抑菌酚类代谢产物的泥炭藓被草本植物所取代,进而增强了合成酚氧化酶的微生物丰度,提高了土壤酚氧化酶活性,并进一步增强了水解酶活性。

因此,研究表明植物—微生物交互作用是调控湿地胞外酶活性对长期排水响应的关键因素。该发现突破了以氧气作用为核心的经典“酶栓”机制,揭示了气候变化下植物功能性状变化对湿地碳动态的重要调控作用。

相关论文信息:

https://doi.org/10.1038/s41558-024-02101-3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研究生怎样快速融入学科圈子? 肉眼可见!JUICE将飞越地球和月球
航迹云带来更多气候变暖 韦布观测到巨行星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